[发明专利]用于改良外延过程中衬底晶片表面温场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303314.X | 申请日: | 2012-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28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赵红军;刘鹏;张国义;童玉珍;孙永健;毕绿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中镓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C30B25/02 | 分类号: | C30B25/02;C30B25/16;C30B23/02;H01L2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谭一兵;王东亮 |
地址: | 523518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一种用于改良外延过程中衬底晶片表面温场的方法,首先选取复合衬底晶片,在初始温度和外延起始温度不同时,计算出复合衬底晶片中第一种材料的体积变化和第二种材料的体积变化,然后根据第一种材料的体积变化和第二种材料的体积变化计算出复合衬底晶片变形后的球面半径;再根据计算得出的R0值在载体上开设衬底球径结构;然后把复合衬底晶片置放到衬底球径结构中,在HVPE中进行半导体材料生长。本发明改善了半导体材料外延过程起始阶段衬底晶片表面温场的均匀性,提高外延起始层与原有材料的衔接质量,降低了工艺调试难度,提高了外延半导体材料的质量。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改良 外延 过程 衬底 晶片 表面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改良外延过程中衬底晶片表面温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①、选取复合衬底晶片,在初始温度和外延起始温度不同时,首先计算出复合衬底晶片中第一种材料的体积变化和第二种材料的体积变化,然后根据第一种材料的体积变化和第二种材料的体积变化计算出复合衬底晶片变形后的球面半径;第一种材料的体积变化公式为:πr2·a·α1·(T2 ‑T1)=θ·[(R0+a)3·4π/3 ‑ R03·4π/3 ] ‑πr2·a (1),整理公式(1)得到以下公式:πr2·a·α1·(T2 ‑T1)+ πr2·a =θ·[(R0+a)3 ‑ R03 ]·4π/3 (2);a 代表:第一种材料的厚度;α1 代表:第一种材料的体积热胀系数;T1 代表:初始温度;T2 代表:外延起始温度;θ代表:变形后的复合衬底晶片球面对应的立体角度;r 代表:复合衬底晶片的半径;R0 代表:变形后的复合衬底晶片球面半径;第二种材料的体积变化公式为:πr2·b·α2·(T2‑T1)=θ·[(R0+a+b)3·4π/3‑(R0+a) 3· 4π/3 ]‑πr2·b (3),整理公式(3)得到以下公式:πr2·b·α2·(T2 ‑T1)+ πr2·b = θ·[(R0+ a+b)3 ‑ (R0 +a)3]·4π/3 (4);a 代表:第一种材料的厚度;b 代表:第二种材料的厚度;α2 代表:第二种材料的体积热胀系数;T1 代表:初始温度;T2 代表:外延起始温度;θ代表:变形后的复合衬底晶片球面对应的立体角度;r 代表:复合衬底晶片的半径;R0 代表:变形后的复合衬底晶片球面半径;最后由上述公式(2)和(4)计算得出R0值,R0的单位是mm;②、首先选择用于放置复合衬底晶片的载体,再根据步骤①计算得出的R0值在所述载体上开设用于材料生长的复数衬底球径结构,所述衬底球径结构的球径为R0,所述衬底球径结构与所述复合衬底晶片变形后球面相匹配吻合;③、把所述复合衬底晶片置放于所述载体的衬底球径结构中,再把容置有复合衬底晶片的载体放置到氢化物气相外延HVPE设备中进行半导体材料生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中镓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大学,未经东莞市中镓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303314.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