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自适应三维空间路径规划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178003.5 | 申请日: | 2012-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227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利强;范志超;戴运桃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N3/00 | 分类号: | G06N3/00;G06T17/05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周长琪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自适应三维空间路径规划方法,针对海底地形高程图。首先初始化粒子的空间位置和位移,在初始化空间位置时进行了维度重构,初始化第一代粒子所经过的最佳位置及群体当代所发现的最佳位置,然后更新粒子的下一代位移以及空间位置,在更新中引入吸引算子和排除算子,通过计算粒子的适应度,更新粒子下一代所经过的最佳位置以及种群所发现的最佳位置,反复更新粒子的位移以及空间位置,直到完成所要求的迭代次数。本发明方法对寻路环境没有特殊要求,在路径规划过程中的收敛速度、收敛精度及自适应性都得到了提高,并使粒子节点在空间中自由移动成为可能,增大了寻路的成功率,减少了路径规划的计算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粒子 算法 自适应 三维空间 路径 规划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自适应三维空间路径规划方法,环境数据为海底地形高程图,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初始化参数,过程为:首先,在海底地形高程图的范围内随机初始化粒子
初始种群迭代次数k=1,
为组成粒子的节点;i=1,2,...,n,表示第i个粒子,n≥1为种群数量;j=1,2,...,m,表示某粒子的第j个节点,m≥3为节点个数;令![]()
其中S,D分别为寻路的起始点和目标点;然后,对各粒子的节点的次序,按照重构指标进行重构,第i个粒子
的第j个节点
的重构指标λj为:
初始化第i个粒子
的第j个节点位移
i=1,2,...,n,j=1,2,...,m;设置最大移动步长stepmax和最小步长stepmin,0≤stepmin≤stepmax;设置惯性权重的最大值ωmax和最小值ωmin,0<ωmax≤1,0≤ωmin≤ωmax;设置自身学习因子的最大和最小值分别为
设置全局学习因子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设置最大种群迭代次数为kmax;步骤2,记录第k=1代时,第i个粒子
所经过的最佳位置
然后确定各粒子的适应度值,
的适应度
为:F ( X i 1 ) = Σ j = 1 m - 1 | | A i , j 1 A i , j + 1 1 → | | + Md i 1 ]]> 其中,
为粒子
所表示的路径的长度;
为惩罚因子,常量M>0,
为粒子
的节点在障碍物内的个数;最后,取集合
中适应度值最小的粒子,设为Xi′,令群体当前所发现的最佳位置P g = { P j g } = X i ′ ; ]]> 步骤3,确定粒子各节点
(i=1,2,...,n,j=2,3,...,m-1)的位移
包括两种方法:(1)吸引算子与粒子群算法采用紧耦合策略,则位移
为:υ i , j ′ k + 1 → = ω · υ i , j k → + c 1 r 1 k · A i , j k P i , j b → + c 2 r 2 k · A i , j k P j g → + s i , j k + 1 → + e i , j k + 1 → ]]> (2)吸引算子与粒子群算法采用松耦合策略,则位移
为:υ 0 i , j k + 1 → = ω · υ 0 i , j k → + c 1 r 1 k · A i , j k P i , j b → + c 2 r 2 k · A i , j k P j g → υ i , j ′ k + 1 → = υ 0 i , j k + 1 → + s i , j k + 1 → ]]> (1)和(2)中,惯性权重
惯性权重单调控制量uω≥0;自身学习因子c 1 = c 1 max - ( k k max ) u c · ( c 1 max - c 1 min ) , ]]> 全局学习因子c 2 = c 2 min + ( k k max ) u c · ( c 2 max - c 2 min ) , ]]> 学习因子单调控制量uc>0;
为[0,1]区间的随机数;吸引算子
阻力系数![]()
![]()
为排除算子;(2)中的
表示原粒子群粒子位移方法;步骤4:确定当代最大位移模量stepk:step k = step max - ( k k max ) u s · ( step max - step min ) ]]> 最大位移模量单调控制量us>0;判断步骤3得到的
是否大于stepk,若是,则令υ i , j k + 1 → = υ i , j ′ k + 1 → | | υ i , j ′ k + 1 → | | · step k , ]]> 否则令υ i , j k + 1 → = υ i , j ′ k + 1 → ; ]]> 确定节点
(i=1,2,...,n,j=2,3,...,m-1)下一代的位置![]()
于是第k+1代粒子
(i=1,2,...,n,j=1,2,...,m);步骤5:确定第k+1代粒子
(i=1,2,...,n)的适应度值,适应度
为:F ( X i k + 1 ) = Σ j = 1 m - 1 | | A i , j k + 1 A i , j + 1 k + 1 → | | + Md i k + 1 , ]]> 若F ( X i k + 1 ) < F ( P i b ) , ]]> 则令P i b = X i k + 1 ; ]]> 步骤6:设
为
中适应度值最小的位置,若
则令
步骤7:更新当前迭代次数k=k+1,并判断当前迭代次数k是否大于最大迭代次数kmax,若是则结束本方法,否则转步骤3执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78003.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灯光深水网箔捕鱼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异丙草胺生产新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