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纳米棒状氧化锌的有机硅导电胶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161313.6 | 申请日: | 201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6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姚超;杨运;胡静怡;冯建渡;左士祥;朱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东泰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43/04 | 分类号: | C09J143/04;C09J179/02;C09J179/04;C09J11/04;C09J9/02;C08F230/08;C08F236/18;C08F2/24;C08G73/02;C08G7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213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纳米棒状氧化锌的有机硅导电胶的制备方法,首先制备改性棒状氧化锌分散液,然后向改性棒状氧化锌分散液中加入有机单体进行聚合反应,最后加入导电聚合物单体再进行聚合反应制得含纳米棒状氧化锌的有机硅导电胶。本发明的优点是有机硅导电胶的导电性能和机械力学性能优越,生产成本低。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氧化锌 有机硅 导电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含纳米棒状氧化锌的有机硅导电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水溶性高分子硅烷偶联剂滴加到去离子水中,用质量浓度为5%~15%的酸性溶液调节体系PH值为4~6,再将体系升温至60℃~95℃,加入棒状氧化锌,保温搅拌1~5小时,制得改性棒状氧化锌分散液,其中水溶性高分子硅烷偶联剂与去离子水的质量比为0.005∶1~0.02∶1、棒状氧化锌与水溶性高分子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5∶1~15∶1;(2)边搅拌边向制得的改性棒状氧化锌分散液中依次加入甲基乙烯基环硅氧烷单体、氯丁二烯单体、乳化剂,保持体系温度65℃~85℃,继续搅拌30~90分钟后,加入有机酸催化剂和过硫酸铵引发剂,保温反应2~6小时,其中甲基乙烯基环硅氧烷单体与改性棒状氧化锌分散液的质量比为0.3∶1~0.5∶1、氯丁二烯单体与甲基乙烯基环硅氧烷单体的质量比为0.15∶1~0.45∶1、乳化剂与甲基乙烯基环硅氧烷单体的质量比为0.005∶1~0.02∶1、有机酸催化剂与甲基乙烯基环硅氧烷单体的质量比为0.01∶1~0.1∶1、过硫酸铵引发剂与甲基乙烯基环硅氧烷单体和氯丁二烯单体质量和的质量比为0.5∶1~2.0∶1;(3)边搅拌边向步骤(2)制得的体系中加入导电聚合物单体,保持体系温度0℃~20℃,加入过硫酸铵,保温反应1~6小时,真空抽滤,脱水,即得,其中导电聚合物单体与甲基乙烯基环硅氧烷单体的质量比为0.5∶1~1∶1、过硫酸铵与导电聚合物单体的质量比为2∶1~4∶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东泰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苏省东泰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161313.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的制冷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全合成工程胎面胶及其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