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螺距全回转推进器用螺距反馈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4521.5 | 申请日: | 2012-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6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邱晓峰;李磊;程涛;郭俊;王建强;雷华堂;桑雪梅;陈昌鄂;邹斌;赖晓辉;叶宝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H3/00 | 分类号: | B63H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刘牧 |
地址: | 43008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可调螺距全回转推进器用螺距反馈杆装置,包括设置于回转单元内的上反馈杆装置与设置于推进单元内的下反馈杆装置,所述上反馈杆装置包括上杆腔、上连杆、铜套、球座、弹簧、挡环与钢球,上连杆的下端与沿铜套内腔滑动的球座相连接,球座的侧壁上开有通孔,通孔中设置有钢球,球座中下球座腔内设置有弹簧与挡环,挡环的下端与钢球的侧上方相接触,钢球被铜套内腔、挡环的下端、通孔共同限位,所述下反馈杆装置包括下杆腔、下连杆与下杆头,下杆头包括上头部与下头部,上头部的顶端与挡环的下端对应契合。本设计不仅具备自动连接与脱开的功能、降低了操作难度,而且能确保螺距反馈信号的精度。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螺距 回转 推进 器用 反馈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可调螺距全回转推进器用螺距反馈杆装置,该螺距反馈杆装置包括上反馈杆装置(C)与下反馈杆装置(D),所述上反馈杆装置(C)设置于回转单元(A)的内部,下反馈杆装置(D)设置于推进单元(B)的内部,且回转单元(A)与推进单元(B)通过法兰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反馈杆装置(C)包括上杆腔(11)、上连杆(1)、铜套(2)、球座(3)、弹簧(4)、挡环(5)与钢球(6);所述铜套(2)为T型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竖铜套(21)与横铜套(22),竖铜套(21)的上端与上杆腔(11)相连接,上杆腔(11)的中部贯穿设置有上连杆(1),横铜套(22)的下端与回转单元(A)的底面相连接,竖铜套(21)的内腔直径小于横铜套(22)的内腔直径,竖铜套(21)的内腔中设置有与其滑动配合的球座(3),球座(3)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9),通孔(9)中设置有钢球(6),球座(3)的内部设置有相通的上球座腔(31)与下球座腔(32),球座(3)通过螺栓(10)与上连杆(1)的下端固定连接,螺栓(10)包括相互连接的螺栓柱(101)与螺栓头(102),螺栓柱(101)位于上连杆(1)下端的内部,上连杆(1)下端的外部位于上球座腔(31)的内部,螺栓头(102)位于下球座腔(32)的内部,螺栓头(102)的外部套有弹簧(4),弹簧(4)的上端与下球座腔(32)的顶部相连接,下端与挡环(5)相连接,挡环(5)的下端与钢球(6)的侧上方相接触,钢球(6)被横铜套(22)的内腔、挡环(5)的下端、通孔(9)共同限位;所述下反馈杆装置(D)包括下杆腔(12)、下连杆(8)与下杆头(7),下杆头(7)包括上头部(71)与下头部(72),上头部(71)的直径大于下头部(72)的直径,上头部(71)的顶端与挡环(5)的下端对应契合,上头部(71)的底端通过下头部(72)与下连杆(8)相连接,下连杆(8)的直径大小位于竖铜套(21)内腔的直径、下球座腔(32)的直径之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21000452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刮板驱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大旋转半径外壁带翅片长管件的车床镗孔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