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螺距全回转推进器用螺距反馈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4521.5 | 申请日: | 2012-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6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邱晓峰;李磊;程涛;郭俊;王建强;雷华堂;桑雪梅;陈昌鄂;邹斌;赖晓辉;叶宝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H3/00 | 分类号: | B63H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刘牧 |
地址: | 43008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螺距 回转 推进 器用 反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距反馈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螺距全回转推进器用螺距反馈杆装置,具体适用于实现反馈杆的自动连接与脱开,并能确保螺距反馈信号的精度。
背景技术
可调螺距全回转推进器是一种新型的船舶推进器装置,它除能像普通推进器一样产生推力外,还能在360°范围内改变推力方向,故兼有推进器和舵机的功能,可显著提高船舶的操控性。可调螺距全回转推进器的主体部分一般分为回转单元和推进单元,两单元之间通过法兰连接,因而可调螺距全回转推进器中螺距反馈机构的反馈杆也在法兰处被分为上下两段,即为上反馈杆装置与下反馈杆装置,其中,位于推进单元内部的下反馈杆装置负责螺距的检测,位于回转单元内部的上反馈杆装置负责传递机械信号。
推进单元与回转单元在安装和拆卸的过程中,用来传递螺距的机械反馈信号的反馈杆也必须随之连接和断开,由于反馈机构的行程有限,不可能在推进器法兰和回转轴法兰安装之前,在相对距离比较大的空间内连接和拆卸反馈机构,这就要求该处的反馈机构能够实现自动连接,即分成两段的反馈杆要具备自动连接与脱开的功能,从而便于操作,此外,反馈杆在自动连接后还必须保证垂直方向的间隙要尽量小,以确保螺距反馈信号的精度。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1999189U,授权公告日为2011年10月5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螺距反馈器,包括上套管、下套管和磁性位移传感器,所述下套管的下端设有供侧向推进器的导向杆伸入的通孔,所述下套管的上端与上套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的上端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上端设有弹簧安装座,弹簧套装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弹簧的上端顶在所述弹簧安装座的下端,所述弹簧的下端顶在所述下套管的内腔底部,所述弹簧安装座可滑动地套装在上套管的内壁,所述磁性位移传感器包括磁铁和用以感应磁铁位置的滑杆,所述磁铁与所述弹簧安装座固定连接,所述磁铁和连接杆的上部均开有空腔,所述磁铁和连接杆的上部可滑动地套装在所述滑杆上。虽然该实用新型能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减少占用空间、可靠性良好的螺距反馈器,但它不具备自动连接与脱开的功能,因而不适用于包括回转单元、推进单元的可调螺距全回转推进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具备自动连接与脱开功能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具备自动连接与脱开功能的可调螺距全回转推进器用螺距反馈杆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可调螺距全回转推进器用螺距反馈杆装置,该螺距反馈杆装置包括上反馈杆装置与下反馈杆装置,所述上反馈杆装置设置于回转单元的内部,下反馈杆装置设置于推进单元的内部,且回转单元与推进单元通过法兰连接;
所述上反馈杆装置包括上杆腔、上连杆、铜套、球座、弹簧、挡环与钢球;所述铜套为T型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竖铜套与横铜套,竖铜套的上端与上杆腔相连接,上杆腔的中部贯穿设置有上连杆,横铜套的下端与回转单元的底面相连接,竖铜套的内腔直径小于横铜套的内腔直径,竖铜套的内腔中设置有与其滑动配合的球座,球座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通孔中设置有钢球,球座的内部设置有相通的上球座腔与下球座腔,球座通过螺栓与上连杆的下端固定连接,螺栓包括相互连接的螺栓柱与螺栓头,螺栓柱位于上连杆下端的内部,上连杆下端的外部位于上球座腔的内部,螺栓头位于下球座腔的内部,螺栓头的外部套有弹簧,弹簧的上端与下球座腔的顶部相连接,下端与挡环相连接,挡环的下端与钢球的侧上方相接触,钢球被横铜套的内腔、挡环的下端、通孔共同限位;
所述下反馈杆装置包括下杆腔、下连杆与下杆头,下杆头包括上头部与下头部,上头部的直径大于下头部的直径,上头部的顶端与挡环的下端对应契合,上头部的底端通过下头部与下连杆相连接,下连杆的直径大小位于竖铜套内腔的直径、下球座腔的直径之间。
所述横铜套的内腔包括横铜套上腔与横铜套下腔,横铜套上腔的上端与竖铜套的内腔相通,下端与横铜套下腔相通,且横铜套上腔上端的面积小于横铜套上腔下端的面积;所述横铜套上腔的垂直剖面为梯形,横铜套下腔的垂直剖面为矩形。
所述挡环的下端设置有内凹结构的挡环槽,所述上头部的顶端设置有带倒角的凸头结构,且凸头结构与挡环槽对应契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45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刮板驱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大旋转半径外壁带翅片长管件的车床镗孔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