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时四轮驱动电动轮汽车自适应转向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29579.3 | 申请日: | 201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0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刘顺;赵万忠;孙培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7/14 | 分类号: | B62D7/14;B62D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适时4WD电动轮汽车自适应转向系统,属于4WD电动轮汽车差动助力转向系统。本实用新型在主转向管柱与后转向管柱间安装有转向离合器,转向伺服电机,以及在转向离合器与转向伺服电机间安装有行星齿轮机构,适时4WD电动轮汽车自适应转向系统可在完成原有电动轮汽车差动助力转向的基础上,实现转向模式的自适应选择、适时4WD的自适应变传动比的四轮差动助力转向功能,实现变传动比控制和主动转向干预。 | ||
搜索关键词: | 适时 四轮驱动 动轮 汽车 自适应 转向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适时4WD电动轮汽车自适应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盘(1)、主转矩传感器(2)、转向伺服电机(3)、行星齿轮机构(4)、转向离合器(5)、后转向一级小齿轮(6)、前齿条(7)、电子控制单元ECU(8)、前轮轮毂电机(91)、后轮轮毂电机(92)、前转向摇臂(10)、后齿条(22)、后转矩传感器(23)、主转向管柱(34)、后转向管柱(35)、万向节(24)、行星轮(25)、太阳轮(26)、齿圈(27)、前轮(36)、后轮(37);主转矩传感器(2)位于转向盘(1)的下方并与转向盘(1)相连,转向离合器(5)的主动盘与后转向一级小齿轮(6) 啮合,转向伺服电机(3) 通过行星齿轮机构(4)与转向离合器(5)的从动盘相连,后转向管柱(35)上的万向节(24) 与行星齿轮机构(4)相连,在主转向管柱(34)与后转向管柱(35)间安装有转向离合器(5),在转向离合器(5)与后转向管柱(35)间安装有行星齿轮机构(4),该行星齿轮机构(4)由行星轮(25)、太阳轮(26)、齿圈(27)组成,行星轮(25)与齿圈(27)内啮合,太阳轮(26)与行星轮(25)外啮合,行星轮(25)为公用齿轮,行星齿轮机构太阳轮(26)与转向离合器(5)的从动盘相连、行星齿轮机构行星轮(25)与后转向管柱(35)相连、行星齿轮机构齿圈(27)与转向伺服电机(3)相连,前、后轮的轮毂电机(91、92)分别安装于电动轮汽车前轮(36)、后轮(37)内,前齿条(7)通过前转向摇臂(10)与前轮(36)内的前轮轮毂电机(91)相连,后转向管柱(35)上的后转矩传感器(23)与万向节(24)相连,后齿条(22)通过后转向摇臂与后轮(37)内的后轮轮毂电机(92)相连,电子控制单元ECU(8)通过信号分别与主转矩传感器(2)、转向伺服电机(3)、转向离合器(5)、前、后轮的轮毂电机(91、92)、后转矩传感器(23)相连。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120129579.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β-半水石膏的抗流挂保温砂浆
- 下一篇:一种水泥缓凝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