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20278833.1 | 申请日: | 201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024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I·伦茨;U·莫拉维茨;R·弗里奇;G·巴奇;B·斯坦纳;J·斯洛特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3/02 | 分类号: | F01P3/02;F01P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赵蓉民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系统,其具有被划分为汽缸体侧冷却剂区(3)和汽缸盖侧冷却剂区(4)的冷却剂回路(2),汽缸体侧冷却剂区具有至少一个汽缸体恒温器(14),并且汽缸盖侧冷却剂区(4)具有出口侧冷却区(6)和入口侧冷却区(7)。依靠巧妙的冷却策略,特别是在内燃发动机的预热阶段,可以通过控制元件致动内燃发动机的不同区域,由此使得内燃发动机可以尽可能快地达到所需的运行温度。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冷却系统,其具有被划分为汽缸体侧冷却剂区(3)和汽缸盖侧冷却剂区(4)的冷却剂回路(2),所述汽缸体侧冷却剂区具有至少一个汽缸体恒温器(14),其特征在于:所述汽缸盖侧冷却剂区(4)具有出口侧冷却区(6)和入口侧冷却区(7),有可能将冷却剂从所述入口侧冷却区(7)传送出来进入出口外壳(28),所述出口侧冷却区(6)在所述出口外壳中开口,冷却剂泵出口经由所述汽缸体恒温器(14)被连接到所述汽缸体侧冷却剂区(3),并且在所述汽缸盖侧冷却剂区(4)的所述出口侧冷却区(6)的方向上传送第一支流的至少一个分支(17)被设置在所述汽缸体恒温器(14)之前,所述至少一个分支(17)被直接连接到所述冷却剂泵出口,流过所述汽缸体恒温器(14)的冷却剂流流过所述汽缸体侧冷却剂区(3),并且从这里进入所述汽缸盖侧冷却剂区(4)的所述入口侧冷却区(7),所述汽缸体侧冷却剂区(3)通过汽缸盖垫圈(5)被连接到所述入口侧冷却区(7),所述出口外壳(28)具有控制元件(22),并且流出所述出口侧冷却区(6)和所述入口侧冷却区(7)的冷却剂流在流动方向上在所述出口外壳(28)内的所述控制元件(22)之前被混合,进入所述出口外壳(28)的冷却剂流在其被混合之前不接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特环球技术公司,未经福特环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20278833.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