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运动模态机器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276590.8 | 申请日: | 2010-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4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任龙;朱林军;付小坤;陈仁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F5/02 | 分类号: | B60F5/02;B62D57/02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唐小红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运动模态机器人及其运动模态,属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机架(4)、通过模态调节器(12)连接于机架(4)的飞行滚动足(13);上述模态调节器(12)依次包括安装于机架(4)上的第一伺服电机(5)、安装于第一伺服电机(5)输出轴上的第二伺服电机(6)、安装于第二伺服电机(6)输出轴上的摇臂(9)、安装于摇臂(9)上的第三伺服电机(8);上述飞行滚动足(13)包括爬行足(7)和涵道车轮(2),且爬行足(7)的轴线与涵道车轮(2)的轴线重合,爬行足(7)安装在上述第三伺服电机(8)的输出轴上。该机器人结构简单、运动模态切换简单,能够实现爬行、飞行、轮式滚动以适应不同运动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运动 机器人 | ||
【主权项】:
一种多运动模态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4)、通过模态调节器(12)连接于机架(4)的飞行滚动足(13);上述模态调节器(12)依次包括安装于机架(4)上的第一伺服电机(5)、安装于第一伺服电机(5)输出轴上的第二伺服电机(6)、安装于第二伺服电机(6)输出轴上的摇臂(9)、安装于摇臂(9)上的第三伺服电机(8),其中第二伺服电机(6)的输出轴与第一伺服电机(5)的输出轴垂直、第三伺服电机(8)的输出轴与第二伺服电机(6)的输出轴垂直;上述飞行滚动足(13)包括位于一端的爬行足(7)和位于另一端的涵道车轮(2),且爬行足(7)的轴线与涵道车轮(2)的轴线重合,爬行足(7)安装在上述第三伺服电机(8)的输出轴上;还包括安装于涵道车轮(2)内的涵道风扇(1)与用于驱动涵道风扇(1)的无刷电机(10);还包括用于驱动涵道车轮(2)做整体转动实现滚动前进的直流电机(11);上述模态调节器(12)与飞行滚动足(13)至少为三组。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20276590.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四大基础部件的电动汽车结构
- 下一篇:适于弧形钢质表面加工的压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