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模型的发动机瞬态进气量预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225501.1 | 申请日: | 2010-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2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华东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41/18 | 分类号: | F02D41/18;G06F19/00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王薇 |
地址: | 130011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模型的发动机瞬态进气量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几个物理模型和计算方法组成;即进气压力传感器信号的采集与处理、基于速度密度法的主充气模型、基于节气门流量特性的次充气模型、节气门角度预估模型、进气管动态负荷模型、充量系数的预估计算;计算过程是在10ms任务中依次计算次充气模型,节气门角度预估模型,在缺齿中断计算当前进气压力、主充气模型、进气管动态负荷模型和充量系数预估模型。提高了控制精度,从而避免了瞬态工况下扭矩响应性差,排放恶化的现象。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模型 发动机 瞬态 气量 预估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模型的发动机瞬态进气量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几个物理模型和计算方法组成;即进气压力传感器信号的采集与处理、基于速度密度法的主充气模型、基于节气门流量特性的次充气模型、节气门角度预估模型、进气管动态负荷模型、充量系数的预估计算;计算过程是在10ms任务中依次计算次充气模型,节气门角度预估模型,在缺齿中断计算当前进气压力、主充气模型、进气管动态负荷模型和充量系数预估模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225501.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