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谷物类醇溶蛋白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121405.2 申请日: 2010-03-11
公开(公告)号: CN101757692A 公开(公告)日: 2010-06-30
发明(设计)人: 王瑾晔;狄伶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交通大学
主分类号: A61L29/12 分类号: A61L29/12;A61L27/48
代理公司: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代理人: 王锡麟;王桂忠
地址: 200240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一种生物医药技术领域的谷物类醇溶蛋白管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将谷物类醇溶蛋白与有机溶剂混合得到蛋白溶液;采用模具浸提蛋白溶液后进行干燥处理并将蛋白管从模具中脱出;对蛋白管进行第二次浸提,使其外部形成纳米级球形结构表面,定形处理;最后沉积导电聚合物于蛋白管表面,制成具有导电性的谷物类醇溶蛋白管。本发明采用谷物类醇溶蛋白为原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适于制备组织工程管,协助受损管状软组织再生和功能恢复。
搜索关键词: 谷物 类醇溶 蛋白 及其 制备 方法
【主权项】:
一种谷物类醇溶蛋白管,该蛋白管的内径为0.28~12mm,平均壁厚为27~129μm,管长为1~5cm,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蛋白管的组分及其含量为:98~100%谷物类醇溶蛋白和0~2%聚苯胺、聚噻吩或聚吡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01012140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同类专利
  • 头端可洗脱微导管-201910202334.X
  • 解荡;黄飞飞 - 苏州恒瑞宏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2019-03-18 - 2019-08-27 - A61L29/12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头端可洗脱微导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微导管主体、应力扩展管和鲁尔接头;所述微导管主体与应力扩展管的一端连接,应力扩展管的另一端与鲁尔接头连接;所述微导管主体表面涂覆有解脱离型涂层。本发明所述头端可洗脱微导管可释放出表面活性剂或亲水聚合物基材,从而极大地降低了液体栓塞剂形成的胶团对于包埋微导管的附着力,使得微导管可以很容易的从包埋的液体栓塞剂所形成的胶团内抽撤出来。对医生而言,极大的降低了撤管的风险,减少了手术步骤,降低了心理压力。
  • 一种抗菌型医疗导管用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201910268366.X
  • 刘东雷;艾凡荣;辛勇;李文超;王学亮;曹传亮;周奎 - 南昌大学
  • 2019-04-04 - 2019-06-28 - A61L29/12
  • 本发明属于医用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抗菌型医疗导管的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抗粘附材料包括医用高分子材料和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抗菌纳米粒子,后者通过物理方法均匀分散并负载于高分子基体材料,实现抗病菌粘附功能。本发明公开的方法操作简单,提供的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抗病菌、抗粘附性和耐久性,同时具有良好的自润滑性能与较低的熔融粘度,易于成型加工;适用于医疗导管、导线类产品及其器具。
  • 复合管材、球囊扩张导管及其制备方法-201710527291.3
  • 姚映忠;岳斌;李俊菲 - 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 2017-06-30 - 2019-01-15 - A61L29/12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管材、球囊扩张导管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管材包括第一层,所述第一层至少包括弯曲模量范围为4000Mpa~7000Mpa的聚酰胺类材料。通过对复合管材中第一层材料的设计,采用至少包括弯曲模量范围为4000Mpa~7000Mpa的聚酰胺类材料,以增加第一层的强度,从而使得复合管材在保证尺寸同等水平的情况下,提升了复合管材的抗挤压性能,有效避免球囊导管在高压力使用后复合管材出现塌陷变形的现象,从而有利于球囊扩张导管的推送穿越性能及手术效果的提升。
  • 一种耐拉伸的医用导管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201810256604.0
  • 李子寅 - 苏州凌科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 2018-03-27 - 2018-09-04 - A61L29/1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拉伸的医用导管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方法采用将硅灰石粉、氢氧化钙进行湿法球磨、干燥后得到干燥混合粉末;将甲基丙烯酸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在真空反应釜中进行高温搅拌反应,降温后加入甲基苯基硅油进行静置保温反应得到高温反应物,冷却后加入双马来酰胺酸、二叔丁基过氧化物、氰基丙烯酸丁酯,在氮气环境下加压反应得到二次反应物;接着将干燥混合粉末、二次反应物与添加剂进行混合搅拌得到热混合料,再加入二甲基亚砜,经超声处理、挤出造粒、注塑成型、分割、包装、灭菌等工艺制成成品医用导管材料。制备而成的医用导管材料,其拉伸性能好、生物安全性高,在医用器材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管和包括所述管的可操纵引入元件-201380050590.2
  • F·J·G·哈肯斯 -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 2013-09-27 - 2018-03-27 - A61L29/12
  •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2)和一种包括所述管的诸如导管、内窥镜或护套的可操纵引入元件。所述管包括包含形状记忆合金材料(12)和非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22)的复合材料。所述管被用于通过根据用于实现所述引入元件的优选弯曲的需要来修改所述管的温度,以相对容易的方式来使所述引入元件可操纵。通过使用该操纵机构,所述引入元件能够相对准确地被定位,因为所述复合材料包含非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所述非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比例如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更稳定,并且所述非形状记忆聚合物材料可以针对诸如硬度、刚度等的其他属性而被优化。另外,使用用于操纵引入元件的所述管能够导致成本降低并且能够实现小型化。
  • 复合型导尿管-201520924739.1
  • 祝军伟 - 绍兴新原力科技有限公司
  • 2015-11-19 - 2016-08-03 - A61L29/12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型导尿管,属于医疗产品加工技术领域。由聚氨酯外层、聚氯乙烯层和聚氨酯内层构成,所述的聚氯乙烯层内设置有聚氨酯内层,且聚氨酯外层、聚氯乙烯层和聚氨酯内层同心设置。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临床输液,具有生物相容性好、机械强度高、安全性佳等优点。
  • 复合型导尿管及其加工工艺-201510799979.8
  • 祝军伟 - 绍兴新原力科技有限公司
  • 2015-11-19 - 2016-02-17 - A61L29/12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型导尿管及其加工工艺,属于医疗产品加工技术领域。由聚氨酯外层、聚氯乙烯层和聚氨酯内层构成,所述的聚氯乙烯层内设置有聚氨酯内层,且聚氨酯外层、聚氯乙烯层和聚氨酯内层同心设置。将本发明应用于临床导尿、引流等,具有生物相容性好、机械强度高、安全性佳等优点。
  • 医用聚氨脂导管-201310057444.4
  • 邹和群;李备成 - 广州健恩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2013-02-22 - 2013-06-05 - A61L29/1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聚氨脂导管,其组分由含20%硫酸钡的聚氨酯和含40%硫酸钡的聚氨酯共混组成。将两种含不同量硫酸钡的聚氨酯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导管硬度以及弹性均能解决之前导管的缺点,置管时不易打折,弹性好,耐压力,管体变软后不易被压扁。
  • 纳米银聚合物蜂巢结构覆膜抗菌医用导管-201020587704.0
  • 王醒;顾宁;江筱莉;张天柱 - 东南大学
  • 2010-11-02 - 2011-08-31 - A61L29/12
  • 纳米银聚合物蜂巢结构覆膜抗菌医用导管是以普通医用导管为原材料,在其表面牢固覆加含有纳米银/聚合物蜂巢结构的薄膜,用于实现纳米银抗菌和蜂巢结构抗细菌吸附双重抗菌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适用于临床各种材质规格形状的医用导管,医用导管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远端带气囊导管和远端不带气囊导管。其中远端带气囊导管,以气管导管为例:气管导管的大部分管体(11)、气囊(15)和侧孔(16)的内外表面均覆有纳米银/聚合物蜂巢结构膜层(18)。该纳米银/聚合物蜂巢结构膜层主要由高分子聚合物(32)、纳米银颗粒(41)组成,其特征在于该膜的表面有规整如蜂巢状的孔洞结构(33),纳米银颗粒既特异性地存在于在孔洞的界面上,同时也存在于该膜的基质内部。
  • 一种可降解人工泪小管的研究和开发-200910195762.0
  • 王文斌;蒋丽霞;陈翔 - 上海其胜生物制剂有限公司
  • 2009-09-17 - 2011-04-20 - A61L29/12
  • 本发明为一种可降解型人工泪小管的研究和开发。本发明的人工泪小管的主要成分是可降解的生物材料I型胶原蛋白、壳聚糖和医用聚乙烯醇,3种溶液通过一定的配比混合后,先调节pH到中性,注入模具后,将之不停的冷冻和解冻5~7次,最后进行干燥制得泪小管。本发明制得的泪小管的内径为0.5~0.7mm,外径为0.9~1.5mm,长度大于等于20mm的泪小管,内外表面平整,具有良好的韧性和弹性,便于临床操作。接触水后,快速吸水溶胀,可以起到机械定位,防止泪小管滑移的作用。并且伤口愈合后,该产品会自动降解,降解产物自动通过泪液排出,无需进行第二次的实验,提高了医治效果。
  • 谷物类醇溶蛋白管及其制备方法-201010121405.2
  • 王瑾晔;狄伶 - 上海交通大学
  • 2010-03-11 - 2010-06-30 - A61L29/12
  • 一种生物医药技术领域的谷物类醇溶蛋白管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将谷物类醇溶蛋白与有机溶剂混合得到蛋白溶液;采用模具浸提蛋白溶液后进行干燥处理并将蛋白管从模具中脱出;对蛋白管进行第二次浸提,使其外部形成纳米级球形结构表面,定形处理;最后沉积导电聚合物于蛋白管表面,制成具有导电性的谷物类醇溶蛋白管。本发明采用谷物类醇溶蛋白为原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适于制备组织工程管,协助受损管状软组织再生和功能恢复。
  • 纳米羟基磷灰石/天然胶乳复合医用胶乳及其制备方法-200910170826.1
  • 王江;霍凯;汪秀华;赵同建;曹阳;符新;张利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
  • 2009-09-06 - 2010-03-10 - A61L29/1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羟基磷灰石/天然胶乳复合医用胶乳及其制备方法,复合医用胶乳是由天然胶乳和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乳液经复合硫化而制成,其中按重量百分比计各组分的含量分别为:天然胶乳90%~99%、改性纳米羟基磷灰石乳液1%~10%;其制备方法包括:1)纳米羟基磷灰石乳液的制备;2)复合与硫化。本发明采用纳米复合技术将纳米羟基磷灰石通过复合硫化工艺与天然胶乳复合,制备复合医用胶乳,使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抗过敏性,可用于输血管、导尿管、引流管和医用手套等医用材料的制备,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其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
  • 复合避光医用管材-200920105980.6
  • 朱学刚;陈俊 - 北京伏尔特技术有限公司
  • 2009-02-20 - 2010-02-24 - A61L29/12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复合避光医用管材。主要由与药液接触的内层、不与药液接触的外层组成。其特征在于与药液接触的内层采用采用为聚氯乙烯(PVC)或聚氨酯(PU)医用高分子材料制造,不与药液接触的外层采用聚氯乙烯(PVC)高分子材料制造,并用着色剂对该层进行着色,为双层共挤出的管材。与药液接触的避光医用管材内层为聚氯乙烯(PVC)或聚氨酯(PU)医用高分子材料,厚度在0.03mm-0.8mm之间;不与药液接触的避光医用管材外层为聚氯乙烯(PVC)医用高分子材料,厚度在0.03mm-0.8mm之间。本实用新型,产品外观漂亮、制造工艺简单,避光医用管材更具有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
  • 聚己内酯PCL静电纺丝神经导管及其制备和应用-200910050507.7
  • 杨庆;陈璐;刘天;郯志清;沈新元;杨科 - 东华大学
  • 2009-05-04 - 2009-09-30 - A61L29/12
  • 本发明涉及聚己内酯PCL静电纺丝神经导管及其制备和应用,包括:内层和外层,内层是采用高分子可降解纤维制成的网状导管,外层为采用静电纺丝法喷射的PCL亚微米级纤维制成的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三维网络状结构;制备,(1)将高分子可降解纤维编织,套入静电纺丝装置;(2)将PCL溶解于三氯甲烷/甲醇溶液中,搅拌;(3)进行PCL/三氯甲烷/甲醇溶液的静电纺丝;(4)静电纺结束后,取下神经导管,包装消毒。本发明的神经导管管壁在导向、输送养分作用的同时还是再造神经的组织工程支架;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对环境友好,经济效益高,用于周围神经系统的修复。
专利分类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