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差速器前壳的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23614.6 | 申请日: | 200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5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发明(设计)人: | 朱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晓东 |
主分类号: | F16H57/02 | 分类号: | F16H57/02;C21D9/00;B23P15/14 |
代理公司: | 靖江市靖泰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陆 平 |
地址: | 214500江苏省靖江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差速器前壳的加工方法,是柄部直径加工为φ65;热处理调质要求:硬度为HRC30-33;热处理中频淬火区硬化层深度为8-12,渐开线花键小径处不小于6、硬度HRC52-58;加工大头底孔为φ40×2沉孔;加工淬火部位根部R角为2.5-3。本发明不但从零件结构设计上而且从零件的热处理、工艺上进行了有效的改进,弥补了零件原设计强度的不足之处,从而使此部件的有效强度大大提高、避免了零件在运动过程中被扭断的现象,提高了斯太尔差速器前壳的使用寿命。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差速器 加工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差速器前壳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柄部(2)直径加工为ф65;热处理调质要求:硬度为HRC30-33;柄部(2)采用热处理中频淬火,硬化层深度为8-12,渐开线花键小径处不小于6、硬度HRC52-58;加工大头(7)底孔为ф40X2沉孔(8);加工淬火部位根部(3)R为2.5-3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晓东,未经朱晓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81002361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