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囊藻毒素分离纯化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190610.2 | 申请日: | 200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68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虞锐鹏;陶冠军;秦昉;王中婵;贡小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7/64 | 分类号: | C07K7/64;C07K7/52;C07K1/22;C07K4/0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时旭丹;刘品超 |
地址: | 214028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微囊藻毒素分离纯化的方法,属于生化分离技术领域。本发明从有毒蓝藻水华干粉中用乙酸水溶液为提取剂,采用经济的大孔吸附树脂D101作为分离纯化材料,通过两次过大孔吸附树脂层析柱分离,洗脱液为不同浓度的乙醇-水溶液,得到微囊藻毒素-RR、微囊藻毒素-YR和微囊藻毒素-LR的乙醇水溶液;所得微囊藻毒素-RR、微囊藻毒素-YR和微囊藻毒素-LR经HPLC-UV/MS检测纯度≥80%。本发明对设备要求不高,分离过程所用材料安全、成本低,易于工业化生产,适用于需求量大但纯度要求不高的生物降解、光解和吸附等环境类实验研究。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囊藻 毒素 分离 纯化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微囊藻毒素分离纯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有毒蓝藻水华干粉用乙酸水溶液为提取剂,采用大孔吸附树脂D101作为分离纯化材料,通过两次过大孔吸附树脂层析柱分离,洗脱液为不同浓度的乙醇-水溶液,得到微囊藻毒素-RR、微囊藻毒素-YR和微囊藻毒素-LR的乙醇水溶液;步骤为:A.称取有毒蓝藻水华干粉,加入其重量20-30倍的5%的乙酸溶液,连续搅拌40-50min,用6000g离心10min,取上清液;沉淀按上述提取步骤重复提取一次,合并两次提取上清,用0.45微米的滤膜过滤后旋转蒸发,得微囊藻毒素乙酸提取浓缩液备用,浓缩液的重量为原料蓝藻水华干粉重量的6-10倍;B.大孔吸附树脂D101层析柱,10×100cm,酒精浸泡树脂24h后,依次用4%HCl、2%HCl各浸泡3-5h,去离子水洗成中性,将A步骤中的提取浓缩液调pH2.8-3.2后过柱,然后依次用为提取浓缩液一半体积的水、一半体积的15%乙醇淋洗,再依次用与提取浓缩液等体积的30%乙醇、40%乙醇、50%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C.将步骤B中获得的30%乙醇洗脱液旋转蒸发去乙醇后,再用上述同样条件新处理的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分离,过柱,然后用与步骤B同样体积的15%乙醇淋洗,再用30%乙醇洗脱,分段收集洗脱液;用HPLC-UV/MS法测定,得到含微囊藻毒素-RR乙醇水溶液;D.将步骤B中获得的40%和50%乙醇洗脱液合并,旋转蒸发去乙醇后,再用上述同样条件新处理的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分离,过柱,然后用与步骤B同样体积的15%乙醇淋洗,再用40%乙醇洗脱,分段收集洗脱液;用HPLC-UV/MS法测定,分别得到微囊藻毒素-YR乙醇水溶液和微囊藻毒素-LR乙醇水溶液;E.微囊藻毒素的纯度检测采用HPLC-UV/MS法测定,色谱柱:Symmetry C18柱,2.1×150mm,3.0μm,柱温30.0℃;流动相:乙腈-水-甲酸,体积比依次为30∶70∶0.1;流速:0.3ml/min;紫外-检测器:238nm;液相色谱进样体积:10μL;质谱条件:采用正电子电离方式,喷雾电压3.7KV,脱溶温度:300℃,离子源温度:120℃,离子能量:1.0v,锥孔电压:30-60V,扫描范围:m/z=400-1200;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微囊藻毒素纯度;由质谱信号判定色谱峰已基本分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190610.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冰箱吊挂式保鲜盒
- 下一篇:一种实现消息业务的方法、系统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