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纳氧化钨晶须/线/棒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710034506.4 | 申请日: | 200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05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胜;马运柱;黄伯云;唐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30B29/16 | 分类号: | C30B29/16;C30B29/62;C30B7/10 |
代理公司: | 中南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龚灿凡 |
地址: | 410083***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微/纳氧化钨晶须/线/棒的制备方法。将钨酸盐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加入过量盐酸或稀硝酸,在搅拌条件下加入稀氨水使黄色沉淀全部转化为透明胶体;加入硫酸钾或硫酸钠或硫酸锂均匀溶解,深解后在150-210℃水热反应,反应后的产品用去离子水或乙醇清洗、过滤,干燥后得均匀分布的微/纳氧化钨晶须/线/棒。采用本发明制备的氧化钨晶须形态好,且长径比可调控,不仅可制得长径比为5-200的氧化钨晶须/棒,还可得到直径小于100nm且均匀分布的氧化钨纳米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钨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 一种微/纳氧化钨晶须/线/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钨酸盐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加入过量盐酸或稀硝酸,使其全部生成黄色沉淀,静止24h后过滤,用去离子水清洗、过滤沉淀3-5次;在1000-3000r/min的强力搅拌机搅拌条件下,加入浓度为15%的稀氨水使黄色沉淀全部转化为透明胶体;加入占原料重量10-60%的硫酸钾或硫酸钠或硫酸锂均匀溶解;加入到压力为20-40MPa、容积为0.1-10L的反应容器中并在150-210℃水热反应12-36h,水热反应后的产品用去离子水或乙醇清洗、过滤3-5次,在40-60℃下烘箱中干燥,得均匀分布的微/纳氧化钨晶须/线/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710034506.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装置
- 下一篇:茴三硫注射乳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