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身前部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510134309.0 | 申请日: | 200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8105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6-08-02 |
发明(设计)人: | 三井淳;辻野悟朗;安原重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21/15 | 分类号: | B62D21/15;B60K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登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前部结构,该车身前部结构能够在发动机·变速箱装置与左、右前侧车架接触之前切实地吸收冲击负荷。车身前部结构(10),其中在形成冲击吸收部(35)的后方部位(22b、26b)上配备有左、右中央安装托架(37、38)。左、右中央安装托架(37、38)以可分离的方式分别连接在前副车架(16)前端部和后端部之间的部位上,当施加冲击负荷F 1时,左、右中央安装托架(37、38)从前副车架(16)上分离,分离后的左、右安装托架(37、38)被发动机·变速箱装置(15)压垮。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前部 结构 | ||
【主权项】:
1.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其中,发动机·变速箱装置搭载在副车架上,该副车架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安装在前车架的下部,在构成该前车架的左、右前侧车架中,通过使位于发动机·变速箱装置后方的各个部位朝向车身后方缓缓地向接近车身中心的方向延伸,形成大致呈八字状的冲击吸收部,当朝向车身后方的冲击负荷施加在左、右前侧车架的前端时,通过使发动机·变速箱装置与冲击吸收部接触,能够防止发动机·变速箱装置向车身后方移动,其特征在于:在形成上述冲击吸收部的各个部位上配置有向车身中心突出的左、右安装托架;该左、右安装托架以可分离的方式分别连接在上述副车架的前端部和后端部之间的部位上;在施加上述冲击负荷时,左、右安装托架从上述副车架上分离,分离后的左、右安装托架被上述发动机·变速箱装置压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0510134309.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