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偏振可控光电子器件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115459.4 | 申请日: | 200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383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04 |
发明(设计)人: | 董杰;张瑞英;王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H01L21/00;H01S5/0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1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一种新型偏振可控光电子器件的制备方法,是利用波长为1.3μm-1.63μm的铟镓砷(磷)/铟磷材料,同时引进不同厚度的张应变、压应变或晶格匹配层,随意改变各应变层的位置,从而获得对TE模和TM模具有相同放大增益效果的偏振不灵敏光学放大,实现对TE、TM模式增益的控制。 | ||
搜索关键词: | 偏振 可控 光电子 器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偏振可控光电子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在n型铟磷衬底上一次性外延生长n型铟磷缓冲层、宽能带的铟镓砷(磷)光限制层、应变渐变的有源层、宽能带的铟镓砷(磷)光限制层以及铟镓砷层;2)长二氧化硅层;3)光刻腐蚀出条形有源区,使光场对称性增加,有利于降低器件的阈值电流和工作电流,改善器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4)二次外延电流阻挡层,用以形成掩埋异质结构减少电流泄漏;5)光刻腐蚀出窗口区,用以生长铟磷窗口区以减少有源区光反馈;6)利用化学腐蚀去掉顶层铟镓砷层;7)三次外延p型铟磷层和掺锌的铟镓砷电流接触层;8)利用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生长二氧化硅;9)开二氧化硅窗口;10)作电极;11)解理,在器件的两个端面上镀介质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0111545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络电话装置与拨打网络电话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三维人脸动画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