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6390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基于跟踪姿态反馈的太阳跟踪装置及跟踪方法-CN200510094900.8有效
  • 宋记锋;葛运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2005-10-14 - 2006-03-29 - F24J2/38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跟踪姿态反馈的太阳跟踪装置及跟踪方法,装置包括受光面板与控制器电连接的传感器、电机,所说受光面板经铰链与支撑杆、高度角调节杆连接,支撑杆的另一端与立柱连接,所说控制器为单片机的模/数端口分别与高度角传感器和方位角传感器电连接、数/模端口分别与高度角驱动电机控制端口和方位角驱动电机控制端口电连接;跟踪方法包括利用经度、纬度和日期时间计算当地当日太阳赤纬和时差,根据经度、纬度、太阳赤纬、时差和时刻实时计算太阳方位角和高度角,利用闭环控制实现实时跟踪;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廉、跟踪方法无误差积累、维护量少,适用于自然环境下无人值守的太阳能开发。
  • 基于跟踪姿态反馈太阳装置方法
  • [发明专利]二氧化钛纳米介孔球的制备方法-CN200410064669.3无效
  • 张云霞;李广海;张立德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2004-09-15 - 2006-03-22 - C01G23/053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钛纳米介孔球的制备方法。它包括溶胶-凝胶法,特别是步骤如下:(1)、将柠檬酸溶于氨水、水、乙醇的混合液中,再将钛酸丁酯加入混合液中并搅拌1~3小时,其中,柠檬酸、氨水、水、乙醇、钛酸丁酯间的摩尔比为0.06~0.1∶24~28∶4~8∶33~37∶1;或者,将钛酸丁酯溶于乙醇,再于混合液中依次加入柠檬酸、氨水、水,并搅拌至完全溶解,其中,钛酸丁酯、乙醇、柠檬酸、氨水、水间的摩尔比同上;(2)、先对静置后的混合液的沉淀物用溶液清洗,再将沉淀物干燥、煅烧,制得二氧化钛纳米介孔空心或实心球。它的工艺简单,无污染,制备周期短、能耗少、成本低,属绿色合成技术,制备中的设备少、价廉,适于工业化生产。
  • 氧化纳米介孔球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聚合物/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CN200410064670.6无效
  • 田兴友;刘文涛;郑瑾;崔平;李勇;张献;郑康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2004-09-15 - 2006-03-22 - C08L67/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物/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材料包括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特别是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与聚合物间的重量比为0.1~40比100、且两者之间为核壳结构,其中,核为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壳为聚合物,核与壳间以Si-O-C化学键相连接,方法包括用常规法获得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和聚合物的齐聚物,特别是完成步骤如下:(1)将二氧化硅纳米粒子与聚合物单体的二元酸和二元醇在温度220~250℃、压力0.2~0.4MPa下搅拌80~100分钟,得混合物,(2)于混合物中加入醋酸锑或醋酸锌和齐聚物,在温度260~285℃、压力10~50Pa下搅拌90~150分钟,制得复合材料。它解决了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的团聚和有机-无机界面结合力弱的难题,可广泛用于聚合物的无机改性。
  • 聚合物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致密陶瓷绝缘涂层及制备方法-CN200410041747.8无效
  • 杨晔;李勇;崔平;方前锋;胡坤;陈林;陈莉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2004-08-17 - 2006-02-22 - C04B41/85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致密陶瓷绝缘涂层及制备方法。涂层包括基底,特别是基底上覆有厚度为30~80μm的金属氧化物绝缘层,其由5~15层的粒径为20~150nm的金属氧化物粉体与该种金属氧化物的前驱体水性溶胶热处理后的产物所构成。方法包括用常规方法获得基底,特别是按以下步骤完成的:(1)将金属氧化物粉体、该种金属氧化物的前驱体水性溶胶和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按照2~10∶1∶0.1~2的比例混合,再将其球磨5~10小时得到混合浆料;(2)用混合浆料涂覆基底,再将其于80~400℃下干燥10~50分钟,重复此过程5~15次;(3)将多次涂覆过的基底于600~900℃下热处理20~40分钟,制得致密陶瓷绝缘涂层。它可广泛地用于耐高压的电绝缘领域。
  • 致密陶瓷绝缘涂层制备方法
  • [实用新型]超高真空气体离化装置-CN200420054353.1无效
  • 李新化;汪洋;王玉琦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2004-12-09 - 2006-02-22 - H01L21/00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高真空气体离化装置。它包括法兰盘(1)上的管状离化器,以及离化电极,特别是管状离化器由气体离化室(6)和密封室(5)构成,气体离化室(6)的一端为喷嘴(7)、另一端与密封室(5)相接,并经伸入其内的凸管(10)与固定架(12)的管状内壁凹台的一端相接,固定架(12)的另一端与法兰盘(1)相接为一体,其端部与进气管(14)连接,密封室(5)的另一端与固定架(12)上的凸圆台间经胶圈(2)、压片(3)和压盖(4)连接,工作电极(8)置于气体离化室(6)中,配合电极(9)环绕于气体离化室(6)之外。它气体离化的纯度和效率均高,对整机的清洗和更换工作电极也方便,可广泛用于各种制膜设备中。
  • 超高真空气体化装
  • [发明专利]高模低缩聚酯帘子线及制备方法-CN200410041621.0无效
  • 田兴友;郑瑾;刘文涛;李勇;崔平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2004-08-04 - 2006-02-08 - D01F6/9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模低缩聚酯帘子线及制备方法。帘子线含有聚合物和无机纳米粒子,特别是无机纳米粒子与聚合物以化学键相连接,两者间的质量比为0.1~10比90~99.9,聚酯帘子线的特性粘度为0.65~1.2,强度≥7.0cN/dtex,在44N下的定负荷伸长≤4.5%,干热收缩率在177℃和0.05cN/dtex预张力下2分钟后的干热收缩率≤4.0%;方法包括聚合物与无机纳米粒子的复合材料,步骤为(1)将复合材料于140~160℃下预结晶4~5小时,再将其于200~230℃和50~80Pa的压力下固相反应22~26小时;(2)将熔融状的复合材料于280~310℃下由喷丝孔挤入280~450℃的热套,再将丝状的复合材料于500~2000米/分钟的速度下卷绕成型,得到未拉伸丝;(3)将未拉伸丝牵伸5~8倍,制得高模低缩聚酯帘子线。
  • 高模低缩聚帘子线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钛酸锶钡薄膜材料及制备方法-CN200410041323.1无效
  • 朱雪斌;刘生满;宋文海;戴建明;孙玉平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2004-07-06 - 2006-01-11 - C04B35/62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酸锶钡薄膜材料及制备方法。材料包括金属基片,特别是金属基片上依次覆有Ba0.2~0.6Sr0.8~0.4TiO3种子层和BaXSr1-XTiO3薄膜;方法包括用常规方法获得金属基片,特别是按照Ba0.2~0.6Sr0.8~0.4TiO3的成分比,将醋酸钡、醋酸锶、三氟乙酸、乙酰丙酮和钛酸丁脂先后混合得到种子层前驱胶体,再将该胶体置于金属基片上,经甩膜、热解、退火得到种子层;按照BaXSr1-XTiO3 (0≤X≤1)的成分比,将醋酸钡、醋酸锶、钛酸丁脂和甲醇先后混合得到钛酸锶钡前驱胶体;再将此前驱胶体置于覆有种子层的金属基片上,经甩膜、热解和退火得到BaXSr1-XTiO3薄膜;重复得到薄膜的步骤,直至获得所需厚度的BaXSr1-XTiO3薄膜,从而制得高度取向的钛酸锶钡薄膜材料。它既适合后续钇钡铜氧薄膜的生长,也可直接应用于动态随机存储器中。
  • 钛酸锶钡薄膜材料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体内探测器外磁场驱动装置及方法-CN200510040887.8无效
  • 简小云;梅涛;汪小华;王锐;路巍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2005-06-29 - 2006-01-11 - A61B1/00
  • 本发明公开了体内探测器外磁场驱动装置及方法。包括磁性微机器人及其内嵌磁性体、处理中心、诊疗操作器和外部驱动装置。利用组合线圈系统构造空间意义上较为均匀的梯度磁场,通过调整加载电流以及部分线圈对于人体的相对运动共同控制梯度大小与方向,作用于磁性微机器人的内置磁性体以获得期望的空间矢量力,进而实现期望的运动。外磁场驱动方法不依赖微磁性微机器人与人体组织之间的摩擦行进,而且均匀梯度避免了磁场作用下由于磁性微机器人位移造成的受力突变,因此提出的驱动系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可控性,为进一步研究梯度磁场驱动体内腔管磁性微机器人奠定了基础。
  • 体内探测器磁场驱动装置方法
  • [发明专利]形态可控、可转移的有序通孔薄膜材料及制备方法-CN200410044976.5无效
  • 孙丰强;蔡伟平;李越;曹丙强;张立德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2004-06-02 - 2005-12-07 - B01D67/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形态可控、可转移的有序通孔薄膜材料及制备方法。材料为薄膜由单层无机物球形通孔构成,球形通孔的直径为50~5000nm、孔壁厚度为20~100nm,薄膜的厚度为50~5000nm;方法包括将胶体球附于衬底表面而形成单层胶体晶体模板,特别是先选用直径为50~5000nm的聚苯乙烯球作为胶体球在作为衬底的ITO玻璃上合成单层胶体晶体模板,再将模板于100~120℃下加热3~40分钟,之后,将模板置于pH值为5~9的无机盐电解液中,以ITO玻璃为阴极,加上相对于参比电极0.5~1.7伏的电压进行电沉积5~30分钟,然后,将模板置于二氯甲烷中浸泡3~6分钟,最后,将模板置于水中,制得形态可控、可转移的有序通孔薄膜材料。制得的薄膜的孔形态可控、膜可转移;制备的工艺简单、成本低,无污染,适于工业化生产。
  • 形态可控转移有序薄膜材料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形态可控的有序多孔薄膜材料及制备方法-CN200410044978.4无效
  • 孙丰强;蔡伟平;李越;曹丙强;张立德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2004-06-02 - 2005-12-07 - B01D67/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形态可控的有序多孔薄膜材料及制备方法。材料包括衬底,特别是衬底上覆有单层无机物球形孔构成的薄膜,球形孔的直径为50~1000nm、孔壁厚度为20~100nm,薄膜的厚度为50~1000nm;方法包括将胶体球附于衬底表面而形成胶体晶体模板,特别是先将浓度为0.002~0.8摩尔的无机盐溶液渗入衬底上的胶体球间,以及胶体球与衬底之间,再将渗有无机盐溶液的模板于70~90℃下加热0.5~2.5小时,之后,将模板置于350~450℃下退火5~8小时,最后,将浸在水中的模板置于超声波中0.5~1小时,制得形态可控的有序多孔薄膜材料。它制得的无机物薄膜是由呈六方排列的、孔径和壁厚均为纳米或微米级的、孔的结构和形态可控的单层有序球形孔构成;制备的工艺简单、成本低,无污染,适于工业化生产。
  • 形态可控有序多孔薄膜材料制备方法
  • [发明专利]磁敏传感器阵列及其制造方法-CN200510040154.4无效
  • 孔德义;张东风;梅涛;倪林;张正勇;陶永春;单建华;孙磊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2005-05-20 - 2005-11-09 - H01L43/00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片式磁敏传感器阵列及其制造方法。传感器阵列由多个相同的磁敏感单元以两维方式排列而成,每个磁敏感单元为由两个相同的磁敏二极管组成的差分对结构,磁敏二极管是双注入型或单注入型磁敏二极管,其中每个磁敏二极管仅有一个位于二极管侧面的有效高复合面。其制作方法是先采用半导体平面工艺在具有SOI衬底的高阻单晶硅层上制作磁敏二极管阵列,然后采用MEMS技术在每个磁敏二极管的侧面及不同的磁敏感单元之间刻蚀出硅槽,形成磁敏二极管的有效高复合面及实现不同磁敏感单元之间的隔离。该传感器阵列具有抑制温度漂移能力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的特点,可直接应用于单点或分布式磁场强度的测量。
  • 传感器阵列及其制造方法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