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275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实用新型]液力缓速器-CN201320825404.5有效
  • 陈江波;魏少辉;连忠福;李维彪;徐鹏远 - 宁波华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2013-12-13 - 2014-04-30 - F16D57/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力缓速器,包括端盖(1)、壳体(3)、传动轴(12)、转子(2)和定子叶轮(7),所述的定子叶轮(7)上设有环形进油槽(11)和多条进油通道(6),每条进油通道(6)位于两片叶片(13)之间,且进油通道(6)的一端与环形进油槽(11)相通,另一端与工作油腔(4)相通;环形进油槽(11)位于远离叶片(13)的一端,且与壳体(3)上的储油室(10)相通,相应地储油室(10)也为与环形进油槽(11)相配的环形。采用以上结构后,使结构更加简单,加工更加方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使工作液体能更加快速地从进油通道进入工作油腔,大大提高缓速器的工作性能。
  • 液力缓速器
  • [实用新型]一种液力偶合式缓速器-CN201320615652.7有效
  • 许勇;朱兵;李超华 - 中国振华集团久达机械厂
  • 2013-09-30 - 2014-04-16 - F16D57/02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力偶合式缓速器,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它包括减速机、水泵、气动机械片式离合器、机械增速器、首尾连接气动机械片式离合器和机械增速器的动力轴,减速机与气动机械片式离合器通过链轮进行连接,所述气动机械片式离合器的前端设置有电磁气阀,机械增速器上端设置有皮带轮A,水泵的下端设置有皮带轮C,机械增速器与水泵通过三角皮带进行连接,还包括散热系统和液体回路系统,所述散热系统和液体回路系统通过两位三通进水电磁阀进行连接控制。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安装简单,制造、使用成本较低,使用安装不受汽车发动机和变速箱限制、适用于不同型号的中、重型载重货车等优点。
  • 一种力偶合式缓速器
  • [实用新型]双作用液力缓速器-CN201320571008.4有效
  • 罗天洪;贺海燕;李富盈;崔庭琼 - 重庆交通大学
  • 2013-09-13 - 2014-04-02 - F16D57/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作用液力缓速器,包括壳体、控制系统以及与壳体连通的热交换器和油箱,壳体内腔设置有叶轮和用于高速制动时向叶轮喷油的高压喷油装置,高压喷油装置将壳体内腔分隔成用于叶轮工作的真空工作腔和用于储备高压喷射油液的储油腔,壳体上设有连通所述真空工作腔和储油腔的油道,壳体上还设有与储油腔连通的低速制动出油口和与真空工作腔连通的高速制动出油口,低速制动出油口和高速制动出油口均启闭式连通于热交换器;还包括设置于壳体外并用于高速制动时控制高压喷油装置工作的控制阀;本实用新型利用泵的工作原理实现车体行驶高速和低速时分别制动,可实现在低速时相对的提高制动力,在高速时保持较大的制动力,制动效能更高。
  • 作用液力缓速器
  • [发明专利]液力缓速器的油路结构及其降低空载损耗的方法-CN201310408474.5有效
  • 文光安;闻维维;肖建 - 深圳市特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3-09-10 - 2014-03-26 - F16D57/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力缓速器的油路结构,其包括由工作腔、换热器和油箱顺序连通形成的油路结构,于该工作腔的进油口与旁通口之间的油路上设有一旁通阀。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根据该液力缓速器的油路结构降低空载损耗的方法,⑴当该液力缓速器空载时,工作腔内存在有空气,此时旁通阀是一直打开,工作腔内的空气在转子叶轮的带动下,经过旁通阀和工作腔的进油口流回工作腔,形成一个小循环气流,从而达到降低残余扭矩的作用,降低了液力缓速器的空载损耗,降低使用成本,同时提高了液力缓速器的使用性能。⑵当缓速器工作时,旁通阀关上,旁通阀油路断开,使得液力缓速器的扭矩大大提高。⑶简化了液力缓速器油路的结构,提高了液力缓速器的整体性能。
  • 液力缓速器油路结构及其降低空载损耗方法
  • [发明专利]液力缓速器-CN201310686834.8在审
  • 陈江波;魏少辉;连忠福;李维彪;徐鹏远 - 宁波华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2013-12-13 - 2014-03-19 - F16D57/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力缓速器,包括端盖(1)、壳体(3)、传动轴(12)、转子(2)和定子叶轮(7),所述的定子叶轮(7)上设有环形进油槽(11)和多条进油通道(6),每条进油通道(6)位于两片叶片(13)之间,且进油通道(6)的一端与环形进油槽(11)相通,另一端与工作油腔(4)相通;环形进油槽(11)位于远离叶片(13)的一端,且与壳体(3)上的储油室(10)相通,相应地储油室(10)也为与环形进油槽(11)相配的环形。采用以上结构后,使结构更加简单,加工更加方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使工作液体能更加快速地从进油通道进入工作油腔,大大提高缓速器的工作性能。
  • 液力缓速器
  • [实用新型]液力缓速器的油路结构-CN201320561975.2有效
  • 闻维维;文光安;施国飞;张晶晶 - 深圳市特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3-09-10 - 2014-03-05 - F16D57/02
  •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力缓速器领域,具体公开了液力缓速器的油路结构,包括由顺序连通的工作腔、换热器以及油箱组成的第一油路,所述工作腔的旁通口与换热器连通,换热器与进油口连通,形成第二油路;可同时:工作腔的旁通口与进油口连通,形成第三油路,第二油路及第三油路上均设有节流阀;所述油箱与进油口之间的第一油路上设有进油口单向阀。其中,所述进油口单向阀的出口朝向工作腔的进油口;所述工作腔的出油口与换热器之间的第一油路上设有出油口单向阀。其中,所述出油口单向阀的出口朝向换热器。液力缓速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油路结构,能降低残余扭矩、空载损耗,减少缓速器制作安装以及使用成本,同时提高了液力缓速器的制动性能。
  • 液力缓速器油路结构
  • [实用新型]一种液力缓速器的油路结构-CN201320561957.4有效
  • 闻维维;文光安;肖建;邹勋冠 - 深圳市特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3-09-10 - 2014-02-12 - F16D57/02
  •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力缓速器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液力缓速器的油路结构,包括顺序连通的工作腔、换热器以及油箱组成的第一油路,所述工作腔的旁通口与进油口之间设有第二油路;所述工作腔的旁通口与进油口之间的第二油路上设有节流阀;所述油箱与进油口之间的第一油路上设有进油口单向阀。其中,所述进油口单向阀的出口朝向工作腔的进油口;所述工作腔的出油口与换热器之间的第一油路上设有出油口单向阀。其中,所述出油口单向阀的出口朝向换热器;所述出油口单向阀包括并列设置的出油阀和旁通阀。液力缓速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油路结构,能降低残余扭矩、空载损耗,减少缓速器制作安装以及使用成本,同时提高了液力缓速器的制动性能。
  • 一种液力缓速器油路结构
  • [实用新型]降低空载损耗的液力缓速器油路结构-CN201320559436.5有效
  • 文光安;闻维维;肖建 - 深圳市特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013-09-10 - 2014-02-12 - F16D57/02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降低空载损耗的液力缓速器油路结构,其包括由工作腔、换热器和油箱顺序连通形成的油路结构,于该工作腔的进油口与旁通口之间的油路上设有一旁通阀。使用本实用新型产品,⑴当该液力缓速器空载时,工作腔内存在有空气,此时旁通阀是一直打开,工作腔内的空气在转子叶轮的带动下,经过旁通阀和工作腔的进油口流回工作腔,形成一个小循环气流,从而达到降低残余扭矩的作用,降低了液力缓速器的空载损耗,降低使用成本,同时提高了液力缓速器的使用性能。⑵当缓速器工作时,旁通阀关上,旁通阀油路断开,使得液力缓速器的扭矩大大提高。⑶简化了液力缓速器油路的结构,并且提高了液力缓速器的整体性能。
  • 降低空载损耗液力缓速器油路结构
  • [发明专利]双作用液力缓速器-CN201310420112.8有效
  • 罗天洪;贺海燕;李富盈;崔庭琼 - 重庆交通大学
  • 2013-09-13 - 2014-01-01 - F16D57/02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作用液力缓速器,包括壳体、控制系统以及与壳体连通的热交换器和油箱,壳体内腔设置有叶轮和用于高速制动时向叶轮喷油的高压喷油装置,高压喷油装置将壳体内腔分隔成用于叶轮工作的真空工作腔和用于储备高压喷射油液的储油腔,壳体上设有连通所述真空工作腔和储油腔的油道,壳体上还设有与储油腔连通的低速制动出油口和与真空工作腔连通的高速制动出油口,低速制动出油口和高速制动出油口均启闭式连通于热交换器;还包括设置于壳体外并用于高速制动时控制高压喷油装置工作的控制阀;本发明利用泵的工作原理实现车体行驶高速和低速时分别制动,可实现在低速时相对的提高制动力,在高速时保持较大的制动力,制动效能更高。
  • 作用液力缓速器
  • [实用新型]一种机械内增压调节液力涡轮缓行器-CN201320320052.8有效
  • 区聘维;彭燕飞 - 佛山市顺车安汽车配件科技有限公司
  • 2013-06-04 - 2013-12-25 - F16D57/02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内增压调节液力涡轮缓行器,包括外壳(1)、传动主轴(2)、制动结构(3)和油路结构,外壳(1)设有水冷却系统;所述外壳(1)通过轴承(4)或直接与传动主轴(2)连接,外壳(1)与传动主轴(2)之间通过旋转油封装置(5)密封、形成密封工作腔(6);其特征是:1)所述制动结构(3)位于工作腔(6)内,由制动结构(3)由前转动叶轮(31)、定子叶轮(32)和后转动叶轮(33)构成,2)所述外壳(1)采用左右对称结构,在外壳(1)上设有储油器(7)、进油通道和回油通道;3)所述油路结构包括进油通道、回油通道、进油调节开关(8)和排油开关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腔中的液压油快速地完全排空,具有制动力大、制动时间短和反应快速的优点。
  • 一种机械增压调节涡轮缓行
  • [实用新型]改进结构的机械增压调节液力涡轮缓行器-CN201320257084.8有效
  • 区聘维;彭燕飞 - 佛山市顺车安汽车配件科技有限公司
  • 2013-05-12 - 2013-11-27 - F16D57/02
  • 本实用新型涉及改进结构的机械增压调节液力涡轮缓行器,包括外壳(1)、传动主轴(2)、制动结构(3)和油路结构,外壳(1)设有水冷却系统;外壳(1)通过轴承(4)或直接与传动主轴(2)连接,制动结构(3)位于工作腔(6)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采用左、右对称结构,油路结构设置在左、右侧外壳中,为左、右对称式双油路结构;在左、右侧外壳(1)内各设有储油器(7)、进油通道和回油通道,左、右侧的储油器(7)的进油口直接与外部油路连通、储油器(7)的出油口通过进油通道与工作腔(6)的进油口连通,工作腔(6)的出油口通过回油通道与储油器(7)的回油口连通,形成左、右对称式进油/排油回路。本实用新型具有制动力大、制动时间短和反应快速的优点。
  • 改进结构机械增压调节涡轮缓行
  • [实用新型]一种液力缓速器-CN201320366705.6有效
  • 陈江波;陈静良;操斌;舒梁斌;李维彪;连忠福 - 宁波华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2013-06-24 - 2013-11-27 - F16D57/02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力缓速器,它包括定子叶轮和转子叶轮,所述定子叶轮和转子叶轮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的宽度为2~3.5cm,所述转子叶轮包括圆环状的叶轮板、设于叶轮板正面的环形凹槽、呈扇叶状均匀分布在环形凹槽内的多个转子叶片,多个转子叶片均相对于叶轮板的端面倾斜设置,多个转子叶片的外端均设有斜面,所述的多个转子叶片相对于叶轮板的端面的倾斜角a均为46~51度,多个斜面相对于叶轮板的端面的倾斜角b均为28~32度。采用这种液力缓速器阻力矩较大,减速效果较好。
  • 一种液力缓速器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