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主分类
A 农业
B 作业;运输
C 化学;冶金
D 纺织;造纸
E 固定建筑物
F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
G 物理
H 电学
专利下载VIP
公布日期
2023-10-24 公布专利
2023-10-20 公布专利
2023-10-17 公布专利
2023-10-13 公布专利
2023-10-10 公布专利
2023-10-03 公布专利
2023-09-29 公布专利
2023-09-26 公布专利
2023-09-22 公布专利
2023-09-19 公布专利
更多 »
专利权人
国家电网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浙江大学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上海交通大学
更多 »
钻瓜专利网为您找到相关结果1407个,建议您升级VIP下载更多相关专利
  • [发明专利]改进的仪表板组件及其形成方法-CN200480004207.0无效
  • H·J·克尔曼;G·什利克 - 陶氏环球技术公司
  • 2004-02-11 - 2006-03-22 - B62D25/14
  • 为机动车辆等产品提供了一种仪表板组件(10)。该组件(10)通常包括至少一个框架结构(12)和至少一种构件(18)。框架结构(12)和构件(18)通常以帮助形成系统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加热、通风及空调(HVAC)系统的一部分的方式彼此连接(例如,粘接相连)。该框架结构可由钢材和/或铝材、以及一种制造的合成材料制成,其中粘合表面优选合成材料粘合表面为一种较低能量表面(低于45mJ/m2),从而对于施加粘合剂可不需要进行处理或者聚合,这种材料包括一种有机硼烷/硼胺复合物。还可加入一种由中空注模材料制成的盖部件(20)。
  • 改进仪表板组件及其形成方法
  • [发明专利]车颈顶罩-CN200510084563.4有效
  • 小山求;大沼直人;石川晃弘;酒井一浩 - 日本塑料株式会社
  • 2005-07-27 - 2006-02-01 - B62D25/14
  • 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车颈顶罩,所述机动车辆具有:带有支撑板并用于限定出发动机室的车体板、覆盖所述发动机室的发动机罩、以及设置在发动机室后面的车颈部分,其中,车颈顶罩包括:具有安装部的底部、从底部向发动机罩延伸且支撑着抵靠在发动机罩上的密封元件的第一壁、以及从底部延伸并覆盖车颈部分的第二壁,其中,所述底部由支撑板支撑在安装部处并且暴露于发动机室,并且安装部由一个覆盖部分覆盖。
  • 车颈顶罩
  • [发明专利]用于支撑前罩板横梁的设备-CN200510084284.8无效
  • 朱载甲;金璂暢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05-07-15 - 2006-01-25 - B62D25/14
  • 一种用于支撑前罩板横梁的设备。包括:底板,其限定了一个通道的上表面;限定了该通道下表面的安装单元,其安装到底板上使该安装单元可支撑底板;加强件,其安装到底板上使得该加强件可支撑底板的上表面;以及支撑单元,其安装到加强件和底板上使该支撑单元支撑前罩板横梁。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底板强度得到提高,并且在车辆处于怠速状态时,由于振动降低使驾驶员感觉更加舒适。此外,由于支撑前罩板横梁的设备的强度得到加强,制造成本可以降低。
  • 用于支撑前罩板横梁设备
  • [发明专利]罩顶封板-CN200510051016.6有效
  • 酒井一浩;仓田武则;石川晃弘;小山求;松山和夫 - 日本塑料株式会社
  • 2005-02-25 - 2005-10-12 - B62D25/14
  • 一种用于汽车的罩顶封板,该汽车包括一个发动机罩,一个挡风玻璃以及设置在两者之间的通风槽,所述罩顶封板包括:一个在发动机罩一侧固定到一车身板件上的固定部;一个设有一底部的接合部,该接合部被构造成能够容纳和可滑动地夹紧挡风玻璃的一端部的结构形式,从而由该端部和底部确定一空间部;以及一个用于将该固定部与该接合部连接起来并覆盖该通风槽的主体部,而且该主体部被构造成能够因施加的冲击力而变形并且使接合部沿其底部朝向挡风玻璃的端部移动的方向滑动的结构形式。
  • 罩顶封板
  • [发明专利]具有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连接件的装置-CN03807304.8无效
  • 汉斯约尔格·施米德尔;汉斯·默克勒 - 前进工厂-奥伯基尔希股份公司
  • 2003-03-28 - 2005-07-20 - B62D25/14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置(10),该装置具有第一部件(12)、第二部件(14)和用来连接彼此隔开一段距离的第一部件(12)和第二部件(14)的连接件(16)。第一部件(12)在连接到第二部件(14)的至少一个端部(17)呈成型截面的形式,特别呈管状形状。连接件(16)具有:可轴向移动的隔离件(22),隔离件(22)用来跨接第一部件(12)被连接的端部(17)和第二部件(14)之间的距离;至少一个夹紧件(26),该夹紧件能以夹紧的方式与第一部件(12)的壁(32)接触;和一个致动机构(34),其以这样一种方式连接到隔离件(22)和夹紧件(26)从而与之相互作用,以使得当致动机构(34)启动时,隔离件(22)在轴向方向上移动,直到它与第二部件(14)接触同时夹紧件(26)夹紧接合第一部件(12)的壁(32)为止。第一部件(12)连接到第二部件(14)的端部(17)有至少一个台阶(52),该台阶朝着第一部件(12)的纵向中心轴(18)定向,并且在该台阶的前面,至少一个夹紧件(26)与第一部件的壁(32)接合。
  • 具有第一部件第二连接装置
  • [发明专利]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构造-CN200410080786.9有效
  • 小山贤司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2004-10-15 - 2005-04-27 - B62D25/14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构造,其既考虑了车辆的外观,又容许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与发动机罩之间的干涉。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构造,其改善了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与车窗侧嵌条的连接部分的外观,并且能吸收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自身的公差和伸缩。其特征为,在构成车身(2)的车身前围箱部(10)的一部分的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的、在发动机罩(3)打开时与该发动机罩(3)发生干涉的部位上设有具有弹性的可挠部(33)。其另一特征为,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件(11)的端部与车窗侧嵌条(26)的下端部重叠,并且设有密接于所述车窗侧嵌条(26)的上表面(26b)、具有可挠性的唇缘(40)。
  • 车身前围上盖板装饰构造
  • [发明专利]车辆前部车身结构-CN200410079116.5无效
  • 好井登;影山泰纪;曾我部洋;中村胜年 -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 2004-09-08 - 2005-04-06 - B62D25/14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具有开放式罩结构的车辆中,能够将开放式罩结构作为连接左右车身的部件使用,同时又可实现保护行人的罩及其周边的结构。本发明的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为,上仪表板16的一端与罩12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端部连接,另一端向罩12的下方以及车辆的前方延伸,下部罩横向构件9从该车辆前后方向的中间部位向车辆上方延伸,该下部罩横向构件9的上端部形成有隆起部25,该隆起部25与焊接在其上的上部罩横向构件10之间形成封闭截面部27。其中,上部罩横向构件10的厚度薄于下部罩横向构件9的厚度。
  • 车辆前部车身结构
  • [发明专利]车辆车身结构-CN200410068233.1有效
  • 黑川博幸;横田义则;尾崎照夫 - 三菱自动车工学股份有限公司;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 2004-08-25 - 2005-03-09 - B62D25/14
  • 车辆的车身结构具有一个简单的结构,使用它在碰撞时的载荷输入被可靠地传输至立柱,从而使围绕一个车辆舱室的变形可以避免,以及因此冲击吸收能力可以改进。此车身结构包括:一个前侧面元件(1),设置在车身的每个侧面,前侧面元件(1)在车身的一个长度方向上延伸;一个舱面横梁(7)在车身的一个宽度方向上延伸,在右和左前立柱(8)之间;以及一个缓冲横梁(3)连接至前侧面元件(1),此缓冲横梁(3)在车身的宽度方向上延伸,接近前立柱(8)或舱面横梁(7),连接前侧面元件(1)至前立柱(8)或舱面横梁(7),缓冲横梁(3)是使用一个支承元件(托架)(2,6)紧固至前侧面元件(1)的一个上表面,在立柱(8)的前面的一个位置。
  • 车辆车身结构
  • [发明专利]前部车身结构-CN200410042226.4有效
  • 三宅孝之 -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 2004-05-09 - 2004-12-01 - B62D25/14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前部车身结构,它在提高维修作业性能的同时,还提高了车身刚性。这种前部车身结构把外前罩板(12)和内前罩板(13)连接在隔开发动机室E和乘坐车厢C的后前罩板(11)上,构成沿着车辆宽度方向的封闭断面,使内前罩板(13)的两侧部分向前方延伸出去,与内前罩板(13)共同构成U字形断面的刮雨器部件收容部分,并在内前罩板(13)的中央部分形成作业用的缺口部分(23),把前罩板前部(24)连接在内前罩板(13)的前端部上,覆盖上述作业用的缺口部分。
  • 前部车身结构
  • [发明专利]仪表板加强件-CN00812413.2无效
  • 嶋濑清;森本训史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2000-08-30 - 2004-03-17 - B62D25/14
  • 一种加强件(10)连接在车身的左右侧前立柱之间并且加强仪表板。加强件(10)的横断面具有大致字母H形状。因此,可以确保加强件所需的抗扭刚度,而且电线束(33)、第一转向柱支承(14)或类似物可以布置在由字母H形状构成的空间内,从而有效地使用空间。此外,加强件(10)通过压铸方法而与中央撑条(13)、第一和第二转向柱支承(14,15)、乘客座椅侧气囊紧固件(16)、手套箱闩(17)和类似物成型为一体,因此元件的数量和制造成本可以减少。
  • 仪表板加强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400-8765-105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