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芳硫醚树脂组合物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97181442.2 申请日: 1997-11-26
公开(公告)号: CN1244887A 公开(公告)日: 2000-02-16
发明(设计)人: 西畑直光;多田正人;大内清美 申请(专利权)人: 吴羽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C08L81/02 分类号: C08L81/02
代理公司: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邰红,杨丽琴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聚芳硫醚 树脂 组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具有在半导电性范围的电阻的聚芳硫醚树脂组合物,更详细地说,本发明涉及具有优异韧性、良好成型性、且可显示很好地再现半导电性范围的体积电阻率的聚芳硫醚树脂组合物。

由于本发明的聚芳硫醚树脂组合物具有半导电性范围的体积电阻率、优异的耐热性、耐气候性、难燃性、耐化学试剂性、机械强度、韧性和低温可挠性等,因此可适用于要求导电性、防止带电性、电磁波密封性、低电阻等的领域,例如电器·电子元件、家用电器制品、音响设备等广泛领域。

本发明的聚芳硫醚树脂组合物特别适合于作电缆用部件。由本发明的聚芳硫醚树脂组合物构成的电缆用部件具有优异的减缓电场集中、电应力弛豫、防电晕放电、防带电、电磁波屏蔽性等电磁特性,耐热、耐气候、阻燃、防水、气密、韧性等也优异。

背景技术

一般,半导电性树脂组合物是由在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等合成树脂中配合碳黑等导电性粒子所形成的,它具有界于金属与合成树脂中间的导电性(称为半导电性),已经在要求导电性、防带电性、低电阻、电磁波密封性等的领域中使用。

更具体说,半导电性树脂组合物适合于作为,例如,在电照相方式成像装置中的充电辊、转印辊、显影辊、充电皮带、放静电皮带等至少要形成表面层的树脂材料。而且,灵活运用半导电性树脂组合物具有的导电性、防带电性、抗静电性、防尘埃吸附性、电磁波屏蔽性、低电阻等,例如在电子部件包装用薄膜和容器、硅片载体、屏蔽组件、粉末涂料的运输管、液晶容器、各种仪器的外包装材料、电缆用部件等方面使用。

然而,要求半导电性树脂组合物不仅要有半导电性范围的体积电阻率,而且还要有适合于各用途领域的各种特性。下面以电缆用部件为例来加以具体说明这一点。

电力电缆(电缆)与电源电线(电线)等各种电缆线已在例如电线用的夹、电线用垫片、连接器、连接部件、连接部增强体、连接保护器、应力圆锥体、螺旋形棒、电场弛豫管、套筒、套筒盖等众多部件中使用、在这些电缆用部件中,除了要求具有各种部件所必须的形状与功能外,还有许多其它要求,例如减缓电场集中、电应力弛豫、防电晕放电、防带电、电磁波密封性等电磁特性。而且,由于电缆部件多在屋外使用,所以还要求有耐热性、耐气候性、难燃性、防水性、气密性等各种特性。

历来使用的各种电缆用部件的材料,除绝缘子(硬瓷)和金属之外,还有合成橡胶、环氧树脂、交联聚乙烯类树脂、氟树脂等高分子材料,它们可单独使用,或各种材料复合使用。例如,特开平8-22716号公报中提出的用于形成电力电缆中间接合部及末端接合部的应力圆锥体之由乙丙橡胶或乙丙二烯橡胶中配合了炉碳黑的高介电常数绝缘橡胶组合物。特开平8-149675号公报中记载了由环氧树脂模塑成型制成的用于保护与高压电缆终端的仪器等的电连接部分的套管。特开平8-223763号公报中公开了具有由交联或未交联的导电性橡胶构成的外半导电层及内半导电层、由交联或未交联的绝缘性橡胶·塑料构成的绝缘层的电力电缆的连接部增强体。

特开平8-275366号公报中提出了在高压电缆末端与绝缘电线的接点覆盖由氟树脂构成的保护器具。特开平8-280128号公报中揭示了用由着黑色的聚乙烯树脂制成的线性套筒盖被覆的架空电线连接部的套筒。特开平9-9472号公报和特开平9-103023号公报中揭示了有合成橡胶被覆的增强塑料制芯体结构的电线用垫片。特开平9-23562号公报中提出了在内面形成了半导电层的高介电硅橡胶制成的管所形成的用于电力电缆之管形终端接合部使用之电场弛豫管。特开平9-11089号公报中提出了由苯乙烯改性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中配合有油炉碳黑及防老化剂之半导电性组合物形成的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的外半导电层。特开平9-168223号公报中提出了螺旋形棒端点连接,在该公报中揭示了为防止架空电线的风噪音和结冰,用金属材料、尼龙等合成树脂或用合成树脂包覆金属材料的复合材料等形成的螺旋形棒。

不过,在电缆用部件领域使用的历来之高分子材料常常不能充分满足耐热、耐气候、难燃等各种特性。而且,从防带电、电磁波密封性、防电晕放电等观点来看,电缆用部件都要求具有界于金属与高分子材料中间的导电性(所谓半导电性),但历来的高分子材料很难稳定得到所期望的半导电性。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羽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吴羽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71814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