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按键开关无效
申请号: | 96237513.6 | 申请日: | 1996-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290916Y | 公开(公告)日: | 1998-09-09 |
发明(设计)人: | 何荣标;何权标;吴达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永联电器制品厂 |
主分类号: | H01H13/74 | 分类号: | H01H13/74 |
代理公司: | 广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蔡蔚毅 |
地址: | 528415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 按键 开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器开关,特别是由按键、触片等组成的组合按键开关。
在赵伟坤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1985年12月北京第一版,《日用电器技术知识手册》一书中公开了琴键开关,其结构包括按键、键杆、弹簧、支板、支架、扣板、底板、压板、档位锁块和触片,当按下按键时,在其下面的键杆使扣板侧移,直至该键杆卡住扣板的凹槽而定位,使压板下的动触片接通正对着的静触片,从而完成电路的闭合。当按下另一按键时,首先是在其下的键杆推动扣板侧移,使原按下的键杆脱离扣板的凹槽而复位,然后该键杆又卡住扣板,带动相应压板下的另一动触片而接通触点。当按下开关总复位键时,由于对应的扣板位置无凹槽,其下面的键杆在推动扣板侧移,使原按下的键杆脱扣后,该键本身仍被弹簧弹回原来的位置,此时所有的触点都被断开。为防止同时按下两挡琴键而发生事故,琴键开关上装有挡位锁片。其键杆、扣板、弹簧、静触片、动触片等均安装在铁支架上,由于键杆、扣板和扣簧是安装在铁支架上的。静触片和动触片也要固定在铁支架上,而键杆、扣板和扣簧又是由金属制成,安装在铁支架上,铁支架必须预留安装孔,静触片和动触片则必须固定在绝缘板上,组装时要一边安装键杆、扣板、扣簧和绝缘板,一边还要弯折铁支架,组装的不好,造成错位,很容易使按键在上下运动时卡住,造成开关失灵,影响生产的合格率,这种结构的组合按键开关使得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再者,在安装时,还要注意绝缘板上的静触片和动触片,防止其与铁支架相接触。综上所述,由于现有的组合按键开关采用了敞开式的铁支架结构,防尘性差,触点在通断时所产生的弧光,容易引起火灾,敞开的触点容易受灰尘、油污或其它物质的影响,造成电接触不良,较大的杂质落入铁支架内还会造成触片与铁支架间的短路,或者将组合按键开关卡死,由于其结构,决定了生产工艺,造成生产工艺复杂,制造成本较高,以支架为例,需经开料、落料、轧型和电镀等5个工序,一般不少于13种零件,而零件加工需41道工序,加上装配,共需52道工序才能完成。零件的冲制精度要求较高,支架的变形,往往涉及到支板、键杆和扣板均等的相对位置,会影响开关的装配质量和装配效率,还有支架为金属的铁支架,其上的静触片和动触片必须保持与其绝缘,加上动触片的弹性变形结构的需要,组合按键开关必须占有一定的空间,否则将影响开关的电器绝缘性和通断的可靠性,导致体积较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全封闭式的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制作工艺简单,电器性能安全可靠的组合按键开关。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组合按键开关;包括按键、塔簧、卡板、扣板、扣簧、静触片、动触片、壳体和壳体盖,所述的壳体和壳体盖上分别设有使卡板定向活动的导向槽孔,所述的卡板设置在导向槽内,可上下运动,所述的扣板设置在壳体的滑动槽内与壳体盖之间,可在滑动槽内来回运动,在所述的壳体上设有触片固定槽,所述的静触片和动触片均固定于触片固定槽内,所述的卡板向下运动,可顶到动触片,使动触片的触点与静触片相接触。
所述的导向槽与触片固定槽是呈间隔排布在壳体上的,在所述的卡板上设有绝缘压柱,所述的卡板向下运动,其上的压柱可顶到动触片。
在所述的滑动槽内设有自锁片可由若干梯形状片构成,其上边宽度大于二个卡板上卡头之间的距离。
所述的静触片和动触片固定部分为阶梯状,动触片的导电部分与固定部分呈对弯状,静触片的导电部分在动触片的导电部分与固定部分之间。
在所述的壳体上设有扣槽,在所达的壳体盖上对应设有倒扣钩。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组合截面剖视图。
图3为图2的电器连接原理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永联电器制品厂,未经中山市永联电器制品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62375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