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列车制动管排风时间测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5222504.2 | 申请日: | 1995-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233867Y | 公开(公告)日: | 1996-08-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来;邢四喜;阎明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门峡西机务段经营开发室 |
主分类号: | B60T17/22 | 分类号: | B60T17/22 |
代理公司: | 铁道部科技情报所铁路专利咨询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董惠石 |
地址: | 472143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列车 制动 管排风 时间 测量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列车制动管排风时间测量装置。
对于采用空气制动的列车,目前尚无列车制动管贯通状态检查装置。列车制动管排风是在机车的机械间进行,由于机械间内机械、电器噪音的干扰,司机只能听到几秒钟或根本听不到排风声,因此无法掌握列车制动管贯通状态。在机车牵引列车的车辆折角塞门关闭的情况下,列车的制动管处于不贯通状态,这时,当列车运行中需要制动时,将减小列车的制动力,增大列车制动距离,从而造成列车冒进信号,或发生列车冲突、脱线等事故。现有的机车广泛采用车载安全行车记录监控装置,但这种监控装置并不对列车制动管贯通状态进行监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列车制动管排风时间测量装置。它能通过排风时间传感装置采集相应的信号,进行监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列车制动管排风时间测量装置包括:制动管排风时间传感装置,车载安全行车记录监控装置。其中制动管排风时间传感装置包括一压力开关,其顶部的金属片上固定有一膜片,该膜片与列车制动管排风口相对。所述压力开关设置在一联接件上,该联接件的一面穿过机车制动机中继阀排风管设置在中继阀顶上,并通过一螺母固定,其另一面,抵靠在所述中继阀的侧面。上述压力开关的输出端连接到车载安全行车记录监控装置。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以往机车司机操作列车时,对列车制动管是否贯通心中无数的问题,从而减少了事故隐患,提高了列车运行的可靠性。并充分利用现有的车载安全行车记录监控装置,可直观地获得结果显示,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实现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列车制动管排风时间测量装置中排风时间传感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联接件3的展开图;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做进一步的描述。
排风时间传感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到车载安全行车记录监控装置的输入端。所述的监控装置采用现有的车载监控装置,如国产SS6型电力机车上所用的监控装置。
如图1、2所示,排风时间传感装置包括一压力开关5,其顶部有一膜片8固定在金属片9的一端,金属片9的另一端活动联接在轴11上,其中部与一触点7相接。所述膜片8与列车制动管排风口10相对应。所述压力开关5通过两螺栓6固定设置在一联接件3上,该联接件3为一金属板,它可分为三部分,上部为顶面12,其中间有一孔13,联接件3通过该孔13穿过列车制动机中继阀4的排风管1,设置在中继阀4的顶面,并由一螺母2将其固定,联接件3的中部为侧面14,该侧面与顶面13间折弯成与中继阀4顶部相同的角度,且侧面14抵靠在中继阀4顶部的侧面,联接件3的下部中间位置有一缺口22,两侧的两侧面17、15向上折弯,且中部的两边缘20、21与下部的两个由中部伸延的斜边19、18联接,从而形成翘翅,两侧面17、15上各设有两孔16,该4个孔与压力开关5的安装孔相匹配。上述压力开关5通过螺栓6设于联接件3的翘翅内,其三个接线柱A、B、C从联接件3的下部缺口22内伸出,常开触点接线柱A、B通过导线与车载安全行车记录监控装置相连接,常闭触点接线柱C闲置。
当司机在站试风、途中试闸、调速实施列车制动管减压时,列车制动管的风压由中继阀排风口排出,吹动压力开关5的膜片8,膜片8带动金属片9绕轴11一同下移,与金属片9相接的压力开关5的触点7在风压作用下下移,使压力开关常开触头闭合,通过接线柱A、B向车载安全行车记录监控装置传送列车制动管开始排风的信号。
在列车制动停止时,由中继阀排风口排出的风压降低,当风压低于压力开关额定压力时,压力开关5的触点7在自身弹簧作用下向上移动,这时压力开关5的常开触头断开,通过接线柱A、B向车载安全行车记录监控装置传送列车制动管停止排风的信号。车载安全行车记录监控装置根据接收到的列车制动管排风时间信号,自动计算出列车制动管贯通状态。如果列车后部发生车辆折角塞门关闭时,自动提示警告司机关闭位置,以便司机及时处理,防止行车事故的发生,保证列车安全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门峡西机务段经营开发室,未经三门峡西机务段经营开发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2225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