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镀锡薄钢板表面上低铬化学钝化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95109018.6 | 申请日: | 1995-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32C | 公开(公告)日: | 2000-06-28 |
| 发明(设计)人: | 蒋录君;戴杭杰;赖清松;张宏;杜懋琴;陈国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中粤马口铁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3C22/24 | 分类号: | C23C22/24 |
| 代理公司: | 广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本谦 |
| 地址: | 52843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镀锡 钢板 表面上 化学 钝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表面的处理方法。
我国盛产蘑菇。为便于长期保存,在蘑菇收获期大量地制成蘑菇罐头。最初采用普通电镀锡薄钢板(简称马口铁)制罐,使用后发现,罐体内壁产生集中腐蚀斑,沾污蘑菇,引起产品质量问题。经试验研究表明,罐体内壁的腐蚀现象与镀锡板表面膜有密切关系。钝化程度高,即钝化膜含铬量高,发生集中腐蚀的可能性越大;钝化程度低,即钝化膜含铬量低,发生集中腐蚀的可能性越小。低铬电镀锡薄钢板的含铬量应低于1.5mg/m2。含硫的低酸蘑菇能使均匀的低铬钝化层产生均匀轻微的腐蚀,从而避免高铬钝化层易产生集中腐蚀的缺陷。目前,在电镀锡薄钢板的生产过程中的钝化处理工艺见表1。这种重铬酸钠阴极电解钝化生产的普通电镀锡薄钢板钝化膜含铬量一般为6~8mg/m2,不适用于蘑菇罐头的包装。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电镀锡薄钢板钝化工艺的缺陷,提供一种不需预处理的生产低铬电镀锡薄钢板的化学处理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化学处理方法为钝化液含量18~30g/l的Na2Cr2O7·2H2O水溶液,钝化液的pH为3.5~5.5,钝化温度为49~60℃,钝化时间0.6~3秒。
实施例见表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中粤马口铁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山中粤马口铁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51090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二甲基二硫的方法
- 下一篇:五苓丙肝散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2-00 表面与反应液反应、覆层中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金属材料表面化学处理,例如转化层、金属的钝化
C23C22-02 .使用非水溶液的
C23C22-05 .使用水溶液的
C23C22-70 .使用熔体
C23C22-73 .以工艺为特征的
C23C22-78 .待镀覆材料的预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