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板玻璃包装组合物件无效
申请号: | 93213346.0 | 申请日: | 1993-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380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晓杰 |
主分类号: | B65D85/48 | 分类号: | B65D85/48 |
代理公司: | 秦皇岛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戴辉 |
地址: | 066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板 玻璃包装 组合 物件 | ||
本实用新型属一种薄板片包装物,具体说是一种平板玻璃包装组合物件。鉴于目前玻璃外包装设计不合理,在运输过程中安全可靠性小,使之大量破损。据统计,规模比较大的玻璃生产厂地,每年就玻璃破损单项赔款约达400~500万元。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目前,公知的玻璃包装技术中通常使用为木箱体的结构形式。由于木箱的内箱体尺寸大于玻璃的整体尺寸,使之装箱后彼此间相互串动、倾斜,不能形成一个整体,导致箱体的稳定性差,受冲击后玻璃易破损;另一方面由于木箱属一次性包装,拆装后不能使用,造成木材的大量损失。
近几年来,为了减少木材的损失,提高玻璃运输中的安全性,采用了玻璃集装架及集装箱,它虽然克服了传统木箱易破损的缺陷,但是由于这种包装的使用规格及形式受到限制。如:制造使用成本高,不宜周转,占据空间大,不易推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平板玻璃包装组合物件,利用分离体组合实现了玻璃包装的整体性,减少运输中的破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利用了由两对组合分离体的板垛上垫块和带支爪的下垫块,以及侧护边块和竖、横向交叉设置的拉条及吊耳式螺母连接组成板垛边角包装物件。
本技术的具体方案是分别采用了一对上垫块和下垫块的组合分离体,设置在玻璃板垛的各角的位置上,分别利用“U”型纵横拉条,连接固定各角间的垫块,使其与玻璃形成整体的组合包装。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摆脱了现行木箱包装结构形式,采用了分离体组合包装边角的垫块,由拉条的连接固定;使其玻璃与包装结合成一个整体,即避免了玻璃的破损,又减少了整体包装的重量及减少木材的浪费。
2、该技术采用了具有一定强度和弹性的复合材料制成的包装垫块,制造成本低,拆装后,不需周转可弃之,减少了中间环节。
3、使用范围广,该技术具有适用平板玻璃、玻璃镜片、玻璃家俱、异型玻璃、金属薄板、胶合板等包装。
4、该包装物件易于制成标准件,体积小,包装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包装费用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平板玻璃包装组合物件结构图。
图2、图3为上、下垫块的另一实施例。
由图1示出了平板玻璃包装组合物件的结构。采用具有一定强度和弹性的复合材料经挤压成型的两对组合分离体的板垛上垫块2和带支爪的下垫块6,以及侧护边块4,由“U”型横、竖拉条5、3及吊耳式螺母1连接组成板垛边角包装物件。板垛护角的上、下垫块2、6呈直角三角形状。为便于“U”型拉条与各垫块之间的连接不易脱落。且在呈三角形状的上垫块2相互垂直的两侧端面上及下垫块6一侧的垂直端面上分别设有带连接孔的凸台。而且上、下垫块2、6的平行端开有玻璃夹槽,其中用于同一侧护角垫块夹槽内端还带有同样的凹接槽配合压接。并在下垫块6支爪上可安装减震胶垫7,且距支爪的位置端还开有“U”形槽。
见附图2。在其板垛一侧护角的上垫块12也可制成横向端面上设一带孔凸台,另一竖向端面为带有“U”形槽与拉条的“U”形端配合,以防脱落。
见附图3。板垛护角其中一个下垫块16的横竖向端都为“U”形槽,与拉条5的“U”形端的配合。
如上述技术除上部安装有带吊耳式螺母便于吊装外,还可以在玻璃板垛中部位置设置有供叉车提升用垫块8,由钢带9固定,从而实现了组合玻璃包装即可吊装、又可满足叉车装卸。
当使用分离体组合包装物件时,将平板玻璃板垛各边、角分别装入侧护边块4和上、下垫块2、6的夹槽内,由横、竖拉条5、3绕过板垛交错插入带孔的凸台内,由吊耳式螺母1及普通螺母锁紧。玻璃板垛中部的上下处装有提升用垫块8,采用钢带9使其固定,使之玻璃板垛与包装物件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减少了玻璃存放及运输中的破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晓杰,未经李晓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32133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级变速装置
- 下一篇:随位自动悬挂尾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