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隔爆型蓄电池电机车脉冲调速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86201985 | 申请日: | 1986-04-04 |
| 公开(公告)号: | CN86201985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2-24 |
| 发明(设计)人: | 肖鹏举;吴英杰;杜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通化矿务局科研所 |
| 主分类号: | H02P7/28 | 分类号: | H02P7/28 |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陈伯秋,孙务本 |
| 地址: | 吉林省浑江***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隔爆型 蓄电池 机车 脉冲 调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蓄电池电机车脉冲调速装置的改进。
现有的蓄电池电机车的调速有的用电阻调速的QKJ9-1型控制器,这种调速方法损失电能较多,不经济;有的用安全型脉冲调速装置,这种装置虽然克服了浪费电能多,但是防爆等级低,关键的失控问题尚未解决,运行不可靠,影响生产,所以上述两种调速装置,推广面很小。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目的就是克服上述两种调速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调速装置。
本实用新型包括:隔爆型外壳、电源开关、电动机换向电路、主可控硅管、全速开关、照明电路、逆变电路、失控保护电路、自藕变压器和换流电容组成的振荡电路、主脉冲触发电路、同步电源电路、副脉冲触发电路、副可控硅管。以上全部元器件装于一个隔爆外壳之中。
本实用新型关键在于:设计了防爆性能好的隔爆型外壳、新增加了失控保护电路,改设了振荡电路,改设了同步电源电路。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实施该实用新型的最好方式,下面结合有关附图加以说明。
图1为隔爆型蓄电池电机车脉冲调速装置的隔爆型的防爆外壳结构,如图所示:防爆外壳由壳体1,壳体1的左侧为电子元器件腔2,电子元器件腔的正面为正盖板6,右上方侧面为接线腔17,接线腔盖板19,电子元器件腔上盖板11,电子元器件腔正盖板6的中间上部位置安设有两个把手3,警告牌4,KB牌5,装置铭牌7,在上盖板11上从左至右安设有调度刻度牌12,调速手把13,照明电路开关14,换向位置牌15,换向手柄16,正面盖板6由定位销20和壳体1定位,由螺栓8,弹簧垫圈9,平垫圈10固定,接线腔盖板19由螺栓18和壳体1固定。
图2为失控保护电路,其组成和联接如下:开关SK5的常开接点的一端接入电源的正极,另一端与二极管Z4,直流接触器线圈MK,电容C2相联接。二极管Z4,直流接触器线圈MK,开关SK4的常开接点通过导线串接的电路与主可控硅管ZK1相并联,电容器C2与直流接触器线圈MK相并联。
工作过程:闭合关SK5,SK4,直流接触器线圈MK接通电源,接点MK闭合,随即开关接点SK5断开,此时直流接触器线圈MK通过二极管Z4和开关SK4获得电源,接点MK继续维持闭合,这时整个电路的电源完全由开关MK控制。调速部分电路的任何元件发生故障、产生失控时,都能导致主可控硅ZK1全导通或者击穿、主可控硅ZK1两端电压极低或者为零、使失控保护电路的两端电压低于直流接触器的维持电压、开关MK打开、电机失去电源而停止运转、失控得到了控制。
图3为自藕变压器振荡电路,由换流电容C1和自藕变压器LB组成。如图所示:换流电容C1左端与电源正极和主可控硅管ZK1的阴极相接。换流电容C1右端与二极管Z2,自藕变压器LB的L2串联,自藕变压器中心抽头与限流电抗器DK,副可控硅管ZK2的阴极相联接,自藕变压器LB的一次侧L1接电源负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通化矿务局科研所,未经吉林省通化矿务局科研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1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