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拉缩式叉车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320783573.0 | 申请日: | 2023-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39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孟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龙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075 | 分类号: | B66F9/075;B66F9/18;B66F9/22 |
代理公司: | 深圳信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00 | 代理人: | 尚文海 |
地址: | 055150 河北省邢***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缩式 叉车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拉缩式叉车结构,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固定安装有液压升降机,所述液压升降机上安装有托架,所述车体上还安装有拉缩机构和动力机构,所述拉缩机构用于对门进行吊运,所述动力机构用于为拉缩机构的运转提供动力。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液压油箱可通过第一进油软管向第一液压油缸输送液压油,第一液压油缸驱动固定板竖直向上运动,固定板运动并驱动安装筒、滑动杆和吊架竖直向上同步运动,本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下的不足,在现有叉车的基础上增添了拉缩机构,拉缩机构的设置使得叉车拥有了吊车的功能,方便了对门等传统叉车不方便运输的物体的移动,为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拉缩式叉车结构。
背景技术
叉车是工业搬运车辆,是指对成件货物进行装卸、堆垛和作业的各种轮式搬运车辆。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现有技术下,传统的叉车无法对门等较高较宽的物体进行运输,工厂在运输门时,除了叉车,还需采用吊车才可对门进行运输,给工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影响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拉缩式叉车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拉缩式叉车结构,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固定安装有液压升降机,所述液压升降机上安装有托架,所述车体上还安装有拉缩机构和动力机构,所述拉缩机构用于对门进行吊运,所述动力机构用于为拉缩机构的运转提供动力。
优选地,所述拉缩机构包括固定筒,所述固定筒与车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筒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固定筒内部滑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顶端穿过固定筒顶部并竖直向上延伸,所述伸缩杆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筒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油缸,所述第一液压油缸对应固定筒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液压油缸输出端与固定板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一端穿过安装筒一侧并向外延伸,所述滑动杆一端固定连接有吊架,所述安装筒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油缸,所述吊架顶部焊接有延伸块,所述第二液压油缸输出端与延伸块固定连接,所述吊架底部焊接有挂环,所述挂环对称设置有两个。
优选地,所述动力机构包括第一液压油箱和第二液压油箱,所述第一液压油箱和第二液压油箱均固定安装与车体上,所述第一液压油箱和第一液压油缸之间设置有第一进油软管和第一回油软管,所述第一进油软管和第一回油软管均对应第一液压油缸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液压油箱和第二液压油缸之间设置有第二进油软管和第二回油软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液压油箱可通过第一进油软管向第一液压油缸输送液压油,第一液压油缸驱动固定板竖直向上运动,固定板运动并驱动安装筒、滑动杆和吊架竖直向上同步运动,第二液压油箱可通过第二进油软管向第二液压油缸输送液压油,第二液压油缸通过延伸块驱动吊架朝背离安装筒的方向运动,使用者可通过绳索将门吊挂在挂环上,从而对门进行吊运,本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下的不足,在现有叉车的基础上增添了拉缩机构,拉缩机构的设置使得叉车拥有了吊车的功能,方便了对门等传统叉车不方便运输的物体的移动,为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拉缩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拉缩机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龙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河北龙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7835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检修用智能安全帽
- 下一篇:一种生物质能原料预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