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晶炉石墨夹头摘取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320715729.1 | 申请日: | 2023-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95080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董宇豪;杨春祥;何阳;石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山市京运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29/06 | 分类号: | C30B29/06;C30B15/32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创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76 | 代理人: | 赵雷 |
地址: | 614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晶炉 石墨 夹头 摘取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晶炉石墨夹头摘取工具,包括上本体和下本体,所述上本体为中空圆柱体,所述下本体为倒锥结构,所述上本体套设在下本体的上部。还包括多个手柄,在所述上本体和所述下本体的侧壁分别对称设置通孔,所述手柄通过通孔可分离式分别进入所述上本体的内部和下本体的内部。在所述上本体的底端沿水平线沿伸方向设置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一限位凸起的直径小于所述上本体的直径。通过设置底端具有第一限位凸起的上本体和顶端具有第二限位凸起的下本体,二者相互配合连接,操作方式简单,便于拆卸,增强了防滑和耐高温性能,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单晶硅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晶炉石墨夹头摘取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单晶硅制造行业中,石墨夹头采用手拧方式进行摘取,无有效拆装石墨夹头工装。石墨夹头出来后,由于温度高需佩戴高温手套,石墨夹头表面光滑拧动困难。同时由于石墨夹头与重锤连接较紧固,常常出现石墨夹头无法拧开情况,拆装难度较高,需通过敲击石墨夹头进行拆装,此拆装过程复杂繁琐易造成操作人员受伤。而反复敲击石墨夹头会导致石墨夹头发生损坏现象,使其寿命衰减,甚至产生隐裂,在单晶拉制过程中造成掉棒事故,安全隐患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晶炉石墨夹头摘取工具,通过设置可分离式上下配合的上本体和下本体,同时在手柄的作用下,分别对重锤和石墨夹头进行相反方向的拧动,使石墨夹头与重锤相互分离,解决了石墨夹头表面光滑拧动困难、拆装难度较高、石墨夹头发生损坏现象、寿命衰减以及发生掉棒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单晶炉石墨夹头摘取工具,包括上本体和下本体,所述上本体为中空圆柱体,所述下本体为倒锥结构,所述上本体套设在下本体的上部。
优选地,还包括多个手柄,在所述上本体和所述下本体的侧壁分别对称设置通孔,所述手柄通过所述通孔可分离式分别进入所述上本体的内部和下本体的内部。
优选地,在所述上本体的底端沿水平线沿伸方向设置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一限位凸起的直径小于所述上本体的直径。
优选地,在所述下本体的顶端沿水平线沿伸方向设置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二限位凸起的直径小于所述上本体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第二限位凸起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手柄的两端为弧形。
优选地,所述下本体的底部成封闭状。
优选地,所述上本体的内周面、所述下本体的内周面和所述手柄两端的弧形面由四氟材料制成,所述上本体的外周面、所述下本体的外周面和所述手柄的握持部由不锈钢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底端具有第一限位凸起的上本体和顶端具有第二限位凸起的下本体,二者相互配合连接,使重锤位于上本体内,石墨夹头位于下本体内,通过手柄对重锤和石墨夹头进行反方向的拧动,操作方式简单,便于拆卸,不破坏重锤和石墨夹头。
2.通过设置第一限位凸起的直径小于第二限位凸起的直径,使下本体部分留在上本体内部,对重锤和石墨夹头同时进行拧动,提高工作效率。
3.通过将与重锤和石墨夹头相接触的部分采用四氟材质,增强了防滑和耐高温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山市京运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乐山市京运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7157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动法兰硬密封铸钢球阀
- 下一篇:一种标签生产废料破碎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