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混合腔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2320391875.3 | 申请日: | 2023-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42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史慧硕;张凤义;于志红;任东旭;刘焕男;孙植刚;刘一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德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1/04 | 分类号: | F02M21/0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奥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4 | 代理人: | 吴旭祥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混合 壳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混合腔壳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铜合金材质制成,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辅助加强筋,所述壳体的外弧壁靠近侧壁位置对称固定连接有加强块,用于对用于对整个壳体的强度进行提升,同时增加其稳定性,壳体的弯曲处进行加强,两个所述加强块的外壁均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壳体靠近加强块的边角处开设有定位孔,用于对壳体进行焊接固定时的定位固定,提高对壳体的焊接准度,所述壳体的侧壁对称固定焊接有卡架,用于将外部车架通过卡架与壳体进行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铜合金材质进行加工,能够减少成型过程中的拉毛现象,同时在工件的表面增加了辅助加强筋,能够对成型加工后的工件进行回弹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混合腔壳体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混合腔壳体。
背景技术
汽车混合腔壳体上带有可燃气进气口,根据调整混合比提高燃烧效率,降低大气污染,所以对产品的状态影响很大。
现有产品边线由于回弹上翘,焊接很难保证平面水平,导致焊接有断焊、漏焊现象,严重影响产品质量,产品焊接稳定性差,结构复杂,成本高产品表面拉毛,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汽车混合腔壳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混合腔壳体,通过采用铜合金材质进行加工,能够减少成型过程中的拉毛现象,同时在工件的表面增加了辅助加强筋,能够对成型加工后的工件进行回弹控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混合腔壳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铜合金材质制成,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多个辅助加强筋,所述壳体的外弧壁靠近侧壁位置对称固定连接有加强块,用于对用于对整个壳体的强度进行提升,同时增加其稳定性,壳体的弯曲处进行加强;
两个所述加强块的外壁均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壳体靠近加强块的边角处开设有定位孔,用于对壳体进行焊接固定时的定位固定,提高对壳体的焊接准度,所述壳体的侧壁对称固定焊接有卡架,用于将外部车架通过卡架与壳体进行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的中部凸起,靠近侧壁位置呈弯曲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整个壳体在安装时便于进行拉伸焊接固定,同时提高焊接后的强度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多个所述辅助加强筋均在壳体的内壁呈等距排列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用于对壳体的表面增加强度,使其在加工时成型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加强块将其中一个辅助加强筋切断,且呈相间分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用于对壳体的弯曲处进行加固,防止在加工时的回弹,提高壳体整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的外弧壁且位于辅助加强筋的位置均呈弧形凹陷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凹陷处的壳体形成内部的辅助加强筋,提高壳体整体的的强度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卡架均呈U型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在对壳体进行焊接固定时,通过卡架进行卡合焊接,提高焊接后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混合腔壳体通过采用铜合金材质进行加工,能够减少成型过程中的拉毛现象;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混合腔壳体通过在工件的表面增加了辅助加强筋,能够对成型加工后的工件进行回弹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混合腔壳体的第一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混合腔壳体的第二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德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省德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3918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