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远程激光销毁未爆弹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320072035.0 | 申请日: | 202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03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庆;刘心昊;刘昌盛;胡波;袁禄;汪海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河智能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D5/04 | 分类号: | F42D5/04;F42D5/045;B25J11/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王丽霞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远程 激光 销毁 未爆弹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远程激光销毁未爆弹系统。所述远程激光销毁未爆弹系统包括销毁装置、排爆机器人、移动防护掩体和控制系统;所述排爆机器人包括第一移动底盘和设于所述第一移动底盘上的夹爪,所述销毁装置安装在所述移动防护掩体上,所述移动防护掩体包括第二移动底盘及在销毁装置旁侧设置的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二移动底盘上;所述排爆机器人、移动防护掩体、销毁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对未爆弹的处置提供了全面、快捷且安全的系统化处理方案,通过远程操控排爆机器人,对未爆弹进行抵近探测、移动位置等方式,使未爆弹药达到最佳销毁姿态以此提升销毁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未爆弹的探排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远程激光销毁未爆弹系统。
背景技术
在进行敏感弹药试验时,其中会产生有未爆弹,为保证安全,需要对未爆弹进行引爆销毁。目前销毁未爆弹的装置如现有专利公告号CN105716488B公示的一种未爆弹就地销毁装置及销毁方法,专利公告号CN85388730A公示的一种未爆弹检测销毁系统,专利公告号CN208419761U公示的未爆弹激光点火式聚能销毁车。其均采用移动小车,将用于销毁未爆弹的销毁装置送至未爆弹的位置处,再引爆销毁。但因某些未爆弹受声响振动会产生爆炸,如销毁车没有任何防护保护,在其靠近未爆弹时,会造成未爆弹提前爆炸而对人员和销毁设备造成安全性和破坏性影响。
另外,目前销毁未爆弹大部分采用远程激光装置发射激光进行销毁。虽然激光销毁方式相对殉爆等有着更安全、便捷、销毁速度等优点。但针对当前日益增多的实弹演练,仍存在如下主要的两个缺点:
(一)缺少系统化的未爆弹处理装置,如未爆弹的战斗部侵入地面或山地、砂石等恶劣地形,导致未爆弹不在激光装置可视范围内,使远程控制的激光装置无法独立完成销毁工作;
(二)在激光装置上缺少对人员和设备的防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远程激光销毁未爆弹系统,形成未爆弹销毁作业的系统化,不受未爆弹着地位置影响,且具有安全防护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远程激光销毁未爆弹系统包括销毁装置、排爆机器人、移动防护掩体和控制系统;
所述排爆机器人包括第一移动底盘和设于所述第一移动底盘上的夹爪,所述销毁装置安装在所述移动防护掩体上,所述移动防护掩体包括第二移动底盘及在销毁装置旁侧设置的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二移动底盘上;所述排爆机器人、移动防护掩体、销毁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电连接。
上述方案中,通过增设能够移动且具有抓取功能的排爆机器人,其与搭载销毁装置的移动防护掩体协同作业,能够找准未爆弹的位置并准确采集其运至销毁装置的可视范围内,适应性更好,销毁工作更全面;另,移动防护掩体不仅能够移动,且具有安全防护功能,能够安全帮助操作人员将移动防护掩体和销毁装置移动至最佳的销毁区域,实现有效销毁,且提高人员和设备的防护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排爆机器人还包括第一分控系统及与所述第一分控系统电连接的机械臂、夹持套和第一摄像头,所述机械臂一端连接在第一移动底盘上,另一端设置所述第一摄像头和夹爪,所述夹爪的末端设有所述夹持套,所述夹爪位于机械臂的末端,所述第一摄像头靠近所述夹爪设置;所述第一分控系统与控制系统电连接。
采用第一摄像头将排爆机器人周边的环境情况清晰的回传至控制系统的显示屏上。这样,当排爆机器人在侦察和移动过程中,操作人员均可在安全区域内通过操作系统进行远程操控,确保安全。且采用夹持套的结构设计,能够将未爆弹抓取并转移。
第一分控系统指与控制系统通信,用于控制排爆机器人动作。
优选的,所述夹持套为圆形、椭圆或平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河智能特种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山河智能特种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0720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