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油管布置结构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320039987.2 | 申请日: | 2023-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93822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曾子聪;李伟;郑颢;范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5/01 | 分类号: | B60K15/01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姚章国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油 布置 结构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油管布置结构及汽车,包括车身纵梁,所述车身纵梁设有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空腔、第一穿孔以及第二穿孔;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穿孔位于所述第二穿孔的前方;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均由所述车身纵梁的外表面贯穿至与所述空腔连通,以形成能够使燃油管穿过的油管通道。汽车组装后,燃油管的一部分可以布置在油管通道内,这样可以使燃油管得到车身纵梁的遮挡保护,减少燃油管暴露在外部的尺寸,从而可以有效避免燃油管因受到外物刮碰而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身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油管布置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燃油汽车、混动汽车的发动机都是布置在车身前机舱内,而燃油箱则布置在车身后地板的下方,此时发动机和燃油箱之间需要通过相应的油管连接,以便使燃油从燃油箱传输至发动机。
其中,燃油管布置时大多都是从发动机的油泵出来,沿着车身地板底部布置,最终连接至燃油箱。在这种布置方式中,大部分的燃油管都裸露在汽车的外面,导致燃油管容易与外物产生刮碰而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汽车中大部分的燃油管都裸露在汽车的外面,导致燃油管容易与外物产生刮碰而损坏的问题,提供一种燃油管布置结构及汽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燃油管布置结构,包括车身纵梁,所述车身纵梁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空腔、第一穿孔以及第二穿孔;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穿孔位于所述第二穿孔的前方;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均由所述车身纵梁的外表面贯穿至与所述空腔连通,以形成能够使燃油管穿过的油管通道。
可选的,所述车身纵梁上设有刚度弱化区段,所述刚度弱化区段设置在所述第一穿孔的前方。
可选的,所述刚度弱化区段包括诱导槽,所述诱导槽设置在所述刚度弱化区段的内板和/或所述刚度弱化区段的外板上。
可选的,所述燃油管布置结构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与所述车身纵梁连接,用于增强所述车身纵梁的刚度;其中,所述加强板设置在所述刚度弱化区段的后方。
可选的,所述加强板设置在所述空腔内,并位于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刚度弱化区段之间。
可选的,所述车身纵梁包括内板、外板、上板以及下板,所述内板、所述上板、所述外板以及所述下板依次连接围合形成所述空腔;所述燃油管布置结构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设置在所述空腔内,并位于所述第一穿孔的前方;所述加强板分别连接所述内板、所述上板、所述外板以及所述下板。
可选的,所述第一穿孔设置在所述上板上。
可选的,所述车身纵梁包括前纵梁和地板纵梁,所述前纵梁的后端与所述地板纵梁的前端连接,所述第一穿孔设置在所述前纵梁上,所述第二穿孔设置在所述地板纵梁上。
可选的,所述第二穿孔设置在所述车身纵梁的后端的端面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燃油管布置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燃油管布置结构及汽车中,燃油管的一部分可以布置在油管通道内,这样可以使燃油管得到车身纵梁的遮挡保护,减少燃油管暴露在外部的尺寸,从而可以有效避免燃油管因受到外物刮碰而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燃油箱及燃油管配合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燃油管布置结构处的局部视图一;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燃油管布置结构处的局部视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燃油管布置结构的车身纵梁与加强板配合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0399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多功能一次性喉罩
- 下一篇:一种防止气味溢出的垃圾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