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VR的围绕精神障碍的情绪调节训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310965458.X | 申请日: | 2023-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658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孙喆;顾天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元域绿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20/70 | 分类号: | G16H20/70;G16H50/30;G06F3/01 |
代理公司: | 南京权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722 | 代理人: | 龙欢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vr 围绕 精神障碍 情绪 调节 训练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VR的围绕精神障碍的情绪调节训练系统,涉及VR精神障碍治疗技术领域,通过预先收集VR场景数据以及测试病人数据,根据VR场景数据以及测试病人数据,收集每个测试病人的治疗效果数据,基于治疗效果数据,为每个病症级别的非测试病人的VR可穿戴设备设定VR治疗场景的体验顺序,收集非测试病人每次使用VR可穿戴设备体验VR治疗场景的历史治疗数据,对于每个非测试病人的历史治疗数据,训练出选择下一个VR治疗场景的Actor‑Critic模型,并使用Actor模型选择下一个体验的VR治疗场景。为每个非测试病人选择下一个VR治疗场景,提高了VR治疗场景的治疗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VR精神障碍治疗技术领域,具体是基于VR的围绕精神障碍的情绪调节训练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ICD-11定义,双相及相关障碍(Bipolar or related disorders),是发作性的心境障碍,由躁狂发作、混合发作及轻躁狂发作以及相关症状所定义。在双相及相关障碍的病程中,躁狂、混合、轻躁狂发作通常与抑郁发作(或一段时期的抑郁症状)交替出现。
目前,传统的心理疗法需要的治疗周期长,需要的医护人员的人力成本高;而VR技术通过模拟逼真的虚拟环境,为患者提供沉浸式的体验,可以创造出与现实世界相似或完全不同的情境,从而为患者提供一种安全、可控和个体化的治疗环境;
现有的VR技术通常会提供不同的VR治疗场景,以丰富治疗效果,但由于精神障碍病人往往难以准确表达自身的治疗效果,从而难以主动选择合适的或治疗效果更佳的VR治疗场景,因此,如何自动为精神障碍病人自动选择合适的VR体验场景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申请公开号为CN11427044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为患者提供心理治疗的虚拟现实(VR)治疗系统。该系统至少包括具有声音产生能力和VR输入设备的头戴式显示单元,以及一台或多台计算机。该系统被配置为在虚拟环境中向患者呈现一组治疗场景,其包括交互任务。患者角色与虚拟环境中的任务角色进行交互,并且有时候会有教练角色。该系统通过在虚拟环境中测量患者角色与任务角色的交互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监控任务的执行情况、以及响应于精神焦虑状态参数和/或表现其使用教练角色提供VR反馈,从而确定精神焦虑状态参数;但该系统并未提供如何解决一组治疗场景的体验顺序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出基于VR的围绕精神障碍的情绪调节训练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基于VR的围绕精神障碍的情绪调节训练系统,为每个非测试病人选择下一个VR治疗场景,提高了VR治疗场景的治疗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基于VR的围绕精神障碍的情绪调节训练系统,包括治疗信息收集模块、治疗测试数据收集模块以及场景顺序设定模块;其中,各个模块之间通过有线网络方式连接;
治疗信息收集模块,预先收集VR场景数据以及测试病人数据;
其中,所述VR场景数据包括由VR服务提供商预先开发的用于治疗精神障碍疾病的VR治疗场景;
所述测试病人数据包括每个测试病人的精神障碍疾病的病症级别;
所述测试病人为由VR服务提供商预先招募的具有精神障碍疾病的志愿者,不同的测试病人佩戴装有所有VR治疗场景的VR可穿戴设备,并使用VR可穿戴设备按不同的体验顺序体验不同的VR治疗场景,由VR可穿戴设备实时收集测试病人的生理数据;所述体验顺序是预先由VR服务提供商生成的对所有VR治疗场景的全排列;
所述精神障碍疾病为由专业医务人员诊断出的精神障碍相关的疾病;
所述病症级别为由专业医务人员根据每个测试病人的实际病情,下发的诊断意见中的所描述的病情级别;
所述治疗信息收集模块将收集的VR场景数据以及测试病人数据发送至治疗测试数据收集模块;
治疗测试数据收集模块,根据VR场景数据以及测试病人数据,收集每个测试病人的治疗效果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元域绿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元域绿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9654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