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自我修复功能的智能无人艇在审
申请号: | 202310901925.2 | 申请日: | 2023-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54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袁思鸣;韩恩权;陈科;韩胡莎;李磊;毛柳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92578部队 |
主分类号: | B63B35/00 | 分类号: | B63B35/00;B63B43/18;B63B79/00;B63B81/00;B63B49/00;B63H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控智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919 | 代理人: | 马肃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自我 修复 功能 智能 无人 | ||
1.一种具有自我修复功能的智能无人艇,所述无人艇包括艇体、为艇体提供航行动力的动力模块、无人艇通过通讯技术与远程终端之间互相进行信息传输的信息传输模块、为动力模块提供电力的电源模块、设置于艇体上的用于转换太阳能以提供能耗并存储电能于所述电源模块的太阳能板、用于拍摄海域状况的摄像装置、和通过GPS定位终端获取艇体位置信息并进一步规划返回基地的路径的返航获取模块,
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无人艇还包括对艇体的预设距离范围的异物进行识别并定向对异物的撞击力度进行缓冲的缓冲模块、和设置于艇体上具有自动伸展调节以及自我修复功能的风帆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无人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帆模块包括设置于艇体的顶壳板上的旋转台、设置于旋转台的上台面的固定座、筒状结构并且至少部分水平嵌设于所述固定座的收纳筒、设置于所述收纳筒内部的闭合空腔结构的回收腔、通过轴承圈水平且可转动固定于所述回收腔内的回收棍、嵌设于所述收纳筒内且对应动力输出轴贯穿至回收腔内以与所述回收棍连接固定进而驱动所述回收棍在所述回收腔转动的第一减速电机、设置于所述收纳筒的顶壁且与回收腔连通设置的收纳口、通过相应锁合元件以竖直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的支撑柱、底部通过所述收纳口伸入至所述回收腔内以与所述回收棍的外棍壁固定连接并且顶部活动固定于支撑柱的外柱壁的第一风帆本体、对所述第一风帆本体的顶部进行夹持固定且驱动所述第一风帆本体的顶部相对所述支撑柱进行升降移动的活动夹持单元、对所述第一风帆本体进行图像获取的定向摄像头、接收所述定向摄像头的图像信息并且通过图像分析处理技术以识别图像中的第一风帆本体的破损情况的识别单元、在所述第一风帆本体发生损坏时自动置换新的第二风帆本体的置换单元、至少一个水平固定于所述支撑柱上以分别对第一风帆本体和/或第二风帆本体的部分区域进行夹持固定的固定夹持单元、和将所述识别单元的识别结果发送至所述置换单元的信号发送单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无人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模块包括均匀分布设置于所述无人艇的艇体外壁以用于缓冲艇体撞击冲力的单元缓冲机构,对靠近于无人艇的预设范围内的物体进行感应识别的传感器,提取拍摄装置中对物体所在方向拍摄的环境图像并对环境图像进行分析以识别环境图像中物体的种类和大小的图像分析单元,接收物体相对于无人艇的位置信息、物体的种类、物体的大小以及物体对无人艇的预设碰撞位置的位置确定单元,和储存记录各单元缓冲机构的位置信息并且定向控制预设范围区域内的单元缓冲机构进行缓冲预防作业的定向驱动单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无人艇,其特征在于,每个单元缓冲机构分别包括设置于艇外壁上的缓冲凹腔、预设于所述缓冲凹腔的腔口边沿上的卡合槽、相应板边缘能够卡接配合于所述卡合槽内的缓冲板、至少两个分别一端与所述缓冲凹腔的腔底壁活动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缓冲板连接设置的压缩弹簧件、敷设于所述缓冲板的相应远离所述腔底壁的板壁上的橡胶缓冲垫、控制所述缓冲板与卡合槽的配合情况的闭合控制机构、至少两个部分囊衣固定于所述腔底壁的缓冲气囊球、所述缓冲气囊球的囊衣上分别设置的至少一个充气孔、部分嵌设于所述艇体且其中一端贯穿至所述闭合凹槽内并连通于所述缓冲气囊球的充气孔进而与所述缓冲气囊球连通设置进气管、与所述进气管连通以对所述缓冲气囊球进行气体充入的充气泵、设置于所述缓冲板上的出气孔、分别控制所述出气孔的连通情况的第一电控阀门、和设置于所述进气管内以控制所述进气管与所述缓冲气囊球的连通情况的第二电控阀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无人艇,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控制机构包括与所述压缩弹簧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且控制所述压缩弹簧在所述缓冲凹腔内的压缩状态的弹簧控制单元、和与所述缓冲板固定连接且用于控制所述缓冲板对缓冲凹槽的槽口的盖合情况的盖合控制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92578部队,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92578部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90192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