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低ESP制动振动的油管装置、控制方法及减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10786853.1 | 申请日: | 2023-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131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发明(设计)人: | 赖水长;林胜;钟秤平;段龙杨;余金霞;万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7/04 | 分类号: | B60T17/04 |
代理公司: | 南昌大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5 | 代理人: | 郑剑文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低 esp 制动 振动 油管 装置 控制 方法 | ||
1.降低ESP制动振动的控制方法,应用于降低ESP制动振动的油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汽车匀速行驶过程中,对车辆ESP集成传感器软件的惯性测量单元内预设置耦合共振的目标频率f0以及振动阈值;
汽车进入五档行驶时,汽车的传动轴一阶激励会引起共振,通过惯性测量单元捕捉到符合目标频率f0的共振频率fx;
惯性测量单元采集接收到共振频率fx的X向和Y向的幅值,并进行计算得到X向和Y向的振动值;
若计算得到X向和Y向的振动值超出振动阈值,则惯性测量单元开启滤波功能,执行对于共振频率fx的滤波处理,完成降低ESP制动振动的控制过程;
其中实现所述控制方法的降低ESP制动振动的油管装置,具体包括:
ESP泵体(10),所述ESP泵体(10)预留有多个油管连接口;
第一螺旋减振连接管,所述第一螺旋减振连接管一端接入ESP泵体(10)的油管连接口,远离油管连接口的所述第一螺旋减振连接管端部接入车辆左前轮胎制动分缸,其中所述第一螺旋减振连接管包括第一L型连接管(100)、第一螺旋减振管(200)和第一弯管(300)依次连接;其中所述第一L型连接管(100)接入ESP泵体(10)的油管连接口,所述第一螺旋减振管(200)的中心轴线处距离所述ESP泵体(10)为325mm~385mm;
第二螺旋减振连接管,所述第二螺旋减振连接管一端接入ESP泵体(10)的油管连接口,远离油管连接口的所述第二螺旋减振连接管端部接入车辆右前轮胎制动分缸,其中所述第二螺旋减振连接管包括第二L型连接管(400)、第二螺旋减振管(500)和第二弯管(600)依次连接;其中所述第二L型连接管(400)接入ESP泵体(10)的油管连接口,所述第二螺旋减振管(500)的中心轴线处距离所述ESP泵体(10)为275mm~335mm,形成降低ESP制动振动的油管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ESP制动振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惯性测量单元内置滤波器,用于执行对于共振频率fx的滤波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ESP制动振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螺旋减振管(200)螺旋圈直径尺寸为29mm~39mm,螺旋圈之间的间距为2mm~4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ESP制动振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螺旋减振管(500)螺旋圈直径尺寸为29mm~39mm,螺旋圈之间的间距为2mm~4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ESP制动振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螺旋减振连接管的管径为4.8mm±0.08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ESP制动振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螺旋减振连接管的管径为4.8mm±0.08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ESP制动振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连接至ESP泵体(10)后的第一L型连接管(100)和第二L型连接管(400)之间呈90°夹角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ESP制动振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螺旋减振管(200)的螺旋圈数比第二螺旋减振管(500)的螺旋圈数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78685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