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向道岔的联锁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712971.8 | 申请日: | 2023-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05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郭英华;廖亮;王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19/06 | 分类号: | B61L1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白天明;栗若木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向 道岔 联锁 控制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1.一种多向道岔的联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联锁控制方法应用于联锁控制装置,所述联锁控制装置连接多向道岔的道岔控制机构,所述联锁控制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形成第一列车进路的指令的时候,从预设的列车进路数据表格中调取第一列车进路数据;其中,所述第一列车进路数据指示:所述第一列车进路包括在所述多向道岔之中处于第一位置的第一基本轨,所述多向道岔对应的多个双向虚拟逻辑道岔以及在所述多向道岔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对应的双向虚拟逻辑道岔的定位反位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列车进路数据、所述多向道岔当前的位置状态及其根据转译关系所转换成的当前的位置状态所对应的双向虚拟逻辑道岔的定位反位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列车进路所要求的双向虚拟逻辑道岔控制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列车进路所要求的双向虚拟逻辑道岔控制信息以及所述双向虚拟逻辑道岔控制信息与所述多向道岔的控制信号的转译关系,向所述多向道岔的道岔控制机构输出所述多向道岔的控制信号,以使所述第一基本轨处于所述第一列车进路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在接收到形成第一列车进路的指令的时候,从预设的根据列车进路数据表格中调取第一列车进路数据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由双向虚拟逻辑道岔表示的所述多向道岔的模型;其中,包括:
根据所述多向道岔的基本轨的数量n,将所述多向道岔的模型表示为并列的(n-1)个双向虚拟逻辑道岔;
将所述(n-1)个双向虚拟逻辑道岔所在的站场中的图元的链接关系保存在所述列车进路数据表格中;其中,所述站场中的图元对应于所述站场的设备,所述站场的设备包括所述站场的到发线、信号机、道岔区段、无岔区段和绝缘节,所述站场中的图元的链接关系包括由所述(n-1)个双向虚拟逻辑道岔将所述站场中的各个设备链接而形成所述站场中的图元的链接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从预设的列车进路数据表格中调取第一列车进路数据的步骤之后,并且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列车进路数据、所述多向道岔当前的位置状态及其根据转译关系所转换成的当前的位置状态所对应的双向虚拟逻辑道岔的定位反位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列车进路所要求的双向虚拟逻辑道岔控制信息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用静态进路表数据对所述第一列车进路数据进行有效性校对;其中,所述静态进路表数据涉及通过进路、接车进路以及发车进路;
如果所述第一列车进路数据与所述静态进路表数据冲突,则检验所述第一列车进路数据以及所述静态进路表数据是否存在问题并且在存在问题时修正存在问题的数据,直至形成正确的第一列车进路数据和静态进路表数据为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形成所述(n-1)个双向虚拟逻辑道岔所在的站场中的图元的链接关系:
在所述由所述(n-1)个双向虚拟逻辑道岔表示的多向道岔的模型中以对向道岔数量少的路径作为搜索方向,搜索所述列车进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列车进路数据、所述多向道岔当前的位置状态及其根据转译关系所转换成的当前的位置状态所对应的双向虚拟逻辑道岔的定位反位信息,确定所述第一列车进路所要求的双向虚拟逻辑道岔控制信息的步骤,包括:
通过输入接口获取所述多向道岔当前的位置状态,并且根据所述多向道岔当前的位置状态与双向虚拟逻辑道岔的定位反位状态的转译关系,将所述多向道岔当前的位置状态转换成多个双向虚拟逻辑道岔的定位反位状态;
判断所述第一列车进路数据所指示的在所述多向道岔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对应的双向虚拟逻辑道岔的定位反位信息与将所述多向道岔当前的位置状态转换成的多个双向虚拟逻辑道岔的定位反位状态是否一致:
如果不一致,则根据在所述多向道岔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对应的双向虚拟逻辑道岔的定位反位信息与所述将所述多向道岔当前的位置状态转换成的多个双向虚拟逻辑道岔的定位反位状态之间的差异,确定所述第一列车进路所要求的逻辑道岔控制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71297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设备基础挑檐板的掉角修复模板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弹可降解的匹克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