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悬架系统的防冷凝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693660.1 | 申请日: | 2023-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19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阳;李耀;冯正杨;李俊伟;郑文博;禹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G17/052 | 分类号: | B60G17/052;B60G17/01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浩百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4 | 代理人: | 宫传芝 |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悬架 系统 冷凝 控制 方法 装置 电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悬架系统的防冷凝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车辆的目标状态信息和第一气体容量,其中,目标状态信息用于确定目标车辆是否处于休眠状态,第一气体容量用于表示目标车辆的空气悬架系统中每个腔室的气体量;基于目标状态信息确定目标车辆的目标温度数据;响应于目标温度数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基于第一气体容量控制空气悬架系统中每个腔室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本发明解决了由于空气悬架系统内气体冷凝而导致的空气悬架系统故障率较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气悬架系统的防冷凝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悬架系统作为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升降车辆的功能,能够改善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空气悬架系统内部的高压气体来源于大气,大气中的气体经过滤清器过滤之后,利用压缩机进行压缩,随后使增压后的气体经过干燥罐,对压缩过程中凝结产生的水进行干燥。
但是,由于干燥罐中干燥剂的干燥能力有限,从而导致进入空气悬架系统中的气体湿度仍然较大,从而使得空气悬架系统在后续的工作过程中,如果遇到温度的变化,湿度较大的空气会再次凝结成液态水,容易导致空气悬架系统内部积水。
因此,长时间的积水容易造成空气悬架系统发生故障,例如锈蚀、工作异响、部件损坏,从而容易导致空气悬架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气悬架系统的防冷凝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装置,以至少解决由于空气悬架系统内气体冷凝而导致的空气悬架系统故障率较高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气悬架系统的防冷凝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车辆的目标状态信息和第一气体容量,其中,目标状态信息用于确定目标车辆是否处于休眠状态,第一气体容量用于表示目标车辆的空气悬架系统中每个腔室的气体量;基于目标状态信息确定目标车辆的目标温度数据;响应于目标温度数据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基于第一气体容量控制空气悬架系统中每个腔室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可选地,基于目标状态信息确定目标车辆的目标温度数据包括:响应基于目标状态信息确定目标车辆处于唤醒状态,利用第一温度传感器获取第一温度数据;将第一温度数据确定为目标温度数据。
可选地,基于目标状态信息确定目标车辆的目标温度数据包括:响应基于目标状态信息确定目标车辆处于休眠状态,利用第二温度传感器获取第二温度数据;基于第二温度数据和温度演变模型确定目标温度数据。
可选地,基于第二温度数据和温度演变模型确定目标温度数据包括:采用温度演变模型确定第三温度数据,其中,第三温度数据用于表示空气悬架系统引起的温度变化;基于第二温度数据和第三温度数据确定第四温度数据,其中,第四温度数据用于表示环境温度变化;基于初始温度数据和第四温度数据确定目标温度数据,其中,初始温度数据为第一温度传感器在目标车辆进入休眠状态的前一时刻获取到的环境温度。
可选地,基于第一气体容量控制空气悬架系统中每个腔室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包括:基于第一气体容量和第一预设阈值确定第一目标气体容量,其中,第一目标气体容量为每个腔室待交换的气体量;基于第一目标气体容量控制空气悬架系统中每个腔室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可选地,空气悬架系统的防冷凝控制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目标温度数据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开启目标策略,其中,目标策略用于防止空气悬架系统结冰;响应于目标策略处于开启状态,基于第一气体容量和第二预设阈值确定第二目标气体容量,其中,第二目标气体容量为目标策略对应的空气悬架系统中每个腔室待交换的气体量;基于第二目标气体容量控制空气悬架系统中每个腔室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936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