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苦笋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310691727.8 申请日: 2023-06-13
公开(公告)号: CN116425901B 公开(公告)日: 2023-08-18
发明(设计)人: 任艳;冉俊枫 申请(专利权)人: 西南民族大学
主分类号: C08B37/00 分类号: C08B37/00;A23L33/125;A61K31/715;A61P37/02
代理公司: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5 代理人: 全学荣
地址: 610000 四川***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多糖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说明书】:

发明涉及苦笋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药物和保健品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苦笋多糖,它是由原料苦笋提取苦笋粗多糖,再经分离纯化得苦笋多糖BSP‑1、BSP‑2、BSP‑3。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多糖的制备方法以及在制备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用途。本发明苦笋多糖纯度高、多糖结构明确,以巨噬细胞RAW264.7为细胞模型,对纯化后苦笋多糖进行免疫活性评价,具有较好的免疫调节活性,为苦笋多糖在食品和医药领域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实现苦笋资源的高值化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苦笋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药物和保健品领域。

背景技术

苦笋为禾本科苦竹 PleioblastusamarusKeng f.的嫩芽,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资源丰富。苦笋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具有高蛋白、高膳食纤维,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特点,是广泛应用的食材。同时,苦笋具有悠久药用历史,始载于唐代《本草拾遗》,现代研究表明苦笋富含多酚、黄酮、生物碱和多糖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免疫调节、降血糖等药理作用,是一种兼顾食用与功能性的、经济价值高的生物资源。然而,目前苦笋除直接食用与简单加工进入食品市场外,鲜有其它用途,产品附加值低,严重制约苦笋资源的深度利用与产业发展。虽然苦笋因其资源丰富与自身富含多糖,是天然多糖的理想原料,但是目前有关苦笋多糖的制备与结构特征的研究极少,结构表征以及构效关系尚不明确,直接影响苦笋多糖的深入研发。

目前,国内外对竹笋多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毛竹笋、方竹笋、雷竹笋、大叶麻竹笋、刚竹笋,包括竹笋多糖的提取分离、结构以及活性等方面。竹笋多糖的提取方法主要有热水提取,超声波辅助提取、酶法辅助提取等方法,为加速多糖的溶出,提高多糖提取率,常采用多种方法联用。陈灿辉等人采用微波和超声波联用提取毛竹笋笋头多糖进行提取,Guang-jing Chen等采用分级醇沉法对方竹笋多糖进分离,以70%、75%和80%的乙醇对方竹笋多糖进行醇沉得到了CPS70、CPS75和CPS80三种不同多糖组分。竹笋资源丰富,种类繁多,研究表明,对于不同来源的竹笋多糖,其分子量、单糖组成、糖苷键类型以及连接方式等结构特征差异较大。Azmi等人对毛竹笋多糖进行提取并运用凝胶色谱法测得竹笋粗多糖的分子量约为7.49 × 10Da,采用阴离子交换色谱纯化的五个不同组分(F1~F5 ),分子量分别约为1.55、1.47、1.68、1.69和1.55 kDa,FT-IR表明其含有β-葡聚糖。Jinsong Wu等人采用DEAE纤维素-52和Sephadex G-50对麻竹笋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得到3种多糖BSP1A、BSP2A和BSP3B,其分子量分别为10.2、17.0和20.0 kDa,不同组分具有不同的单糖组成及摩尔比,三种多糖均存在O-糖肽键,BSP2A和BSP3B均含有β-d-吡喃糖环,BSP1A同时存在β-d-吡喃糖和α-d-吡喃糖糖环,且三种多糖的连接方式不同。

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免疫活性、抗肿瘤、降血糖、抗氧化、抗病毒、抗辐射、抗衰老等活性,因其具有安全、副作用小、可生物降解性、可再生、环境友好以及低成本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纺织、化妆品等行业,是天然产物研究的热点。多糖的获取与结构表征是其生物活性研究的基础,结构分析是糖化学的核心所在。

免疫调节活性是天然多糖最突出的作用之一,大多数植物多糖通过提高机体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达到免疫效果,而目前苦笋多糖主要集中在体外抗氧化活性方面,免疫活性研究尚属空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苦笋多糖,本发明还提供了该苦笋多糖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苦笋多糖,它是由原料苦笋提取苦笋粗多糖,再经分离纯化得苦笋多糖BSP-1、BSP-2、BSP-3,其中:

BSP-1、BSP-2和BSP-3的总糖分别为: 97.12±4.43%, 94.50±3.89%, 87.65±1.77%;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民族大学,未经西南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917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