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术中出血点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310660999.1 | 申请日: | 2023-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859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岚林;许尚栋;代雨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主分类号: | G06V20/52 | 分类号: | G06V20/52;G06V20/40;G06V10/26;G06V10/40;G06V10/22;G06V10/82;G06N3/0442;G06N3/045;G06N3/0464;G06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66 | 代理人: | 李国华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深度 学习 出血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术中出血点检测系统,其包括:图像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术中可疑出血区域视频,并将出血区域视频经分帧处理后得到红外图像序列;标记模块,将红外图像序列中的目标区域进行像素级标记,得到原始图像对应的标签图像;图像分割提取模块,将标签图像输入DSCNN‑BiLSTM网络模型中,提取出出血区域的图像特征,获取目标区域的图像;定位模块,根据获取的目标区域的图像,进行出血点定位及出血量判定。本发明能对出血点进行准确有效的识别,有效降低主观误判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术中出血点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心脏外科手术以开胸手术为主,在手术完成后止血工作相当复杂。术前患者因各种情况(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假腔血栓化)导致凝血功能障碍、术中缝合口范围大、数量多以及体外循环,低温手术等保障技术将不可避免引起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差,出血及渗血严重,所以术后止血也是手术成果与否的关节环节。
目前仍然以肉眼形式判断出血点以及是否需要进行止血,术者难以有效判断出血点,存有误判漏判的可能,以至于造成以下不良后果:1、在不需要止血的地方进行操作可能导致新发出血,愈合差等不良情况;2、需要止血的地方有遗漏导致术后引流量大,未能控制甚至需要二次手术,重新寻找出血点。3、不同术者对出血判断不一,即使添加辅助装置(红外热成像仪)也是凭借肉眼判断,加大了止血难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术中出血点检测系统,其能对出血点进行准确有效的识别,有效降低主观误判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术中出血点检测系统,其包括:图像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术中可疑出血区域视频,并将出血区域视频经分帧处理后得到红外图像序列;标记模块,将红外图像序列中的目标区域进行像素级标记,得到原始图像对应的标签图像;图像分割提取模块,将标签图像输入DSCNN-BiLSTM网络模型中,提取出出血区域的图像特征,获取目标区域的图像;定位模块,根据获取的目标区域的图像,进行出血点定位及出血量判定。
进一步,还包括预处理模块;该预处理模块用于对可疑出血区域进行降温处理,对出血区域进行冲洗并降低渗血情况。
进一步,所述图像数据获取模块中,采用红外热像仪采集出血区域视频,并采用Opencv视频分帧方法将出血区域视频转换为红外图像序列。
进一步,所述标记模块中,采用3D Slicer对红外图像序列中的目标区域进行像素级标记。
进一步,以红外图像中达到预设温度的区域作为所述目标区域。
进一步,DSCNN-BiLSTM网络模型,包括:粗粒度化网络模块、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模块、dropout层和分类层;粗粒度化网络模块,采用双通道的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将标签图像进行双通道的粗粒度化处理后,再由concentrate层对两通道的提取的出血区域的图像特征数据进行特征融合;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模块,将融合后的特征进行时序特征提取后,依次输入dropout层和分类层,经dropout层以防止深度学习模型参数量过大导致的过拟合,经分类层获得目标区域的图像。
进一步,粗粒度化网络模块中双通道的卷积神经网络结构为:采用平均池化层替换双尺度粗粒度层;
在第一通道中,当粗粒度化尺度s=1时,通道输入为标签图像本身;在第二通道中,当粗粒度化尺度s=2时,采用池化尺寸为2,步长为2的一维平均池化层,当s=z时,用池化尺度为z,步长为z的一维池化层来代替双尺度粗粒度层。
进一步,粗粒度化网络模块中采用一维卷积层、BN层和最大池化层来构建卷积神经网络,对标签图像信号进行空间特征提取;在每个通道的卷积神经网络中,设置两个一维卷积层,每个一维卷积层后添加批量BN层并使用ReLU激活函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609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路缘石可定厚多面磨抛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卡箍件表面防锈涂塑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