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氮化硅陶瓷加热棒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310602326.0 | 申请日: | 2023-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833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田卓;王哲;曹献莹;马天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高富氮化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593 | 分类号: | C04B35/593;H05B3/14;H05B3/40;C04B35/622;C04B35/626;C04B37/00;B28B1/29;B28B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91 河北省石家庄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氮化 陶瓷 加热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氮化硅陶瓷加热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氮化硅层;
S2、在氮化硅层上粘结电路;
S3、制备内芯棒体,其包括以下工序:
S31、称取氮化硅粉、烧结助剂和结合剂;其中,烧结助剂为氧化镁、氧化铝及氧化钇中的至少一种;结合剂为PP、LDPE、石蜡和油酸的混合物;
S32、将PP、LDPE和石蜡进行混合;
S33、向工序S32得到的混合物内加入油酸并混合;
S34、向工序S33得到的混合物内加入烧结助剂并混合;
S35、向工序S34得到的混合物内加入氮化硅粉得到合格的氮化硅浆料;其中,氮化硅粉经过以下前处理:
将氮化硅粉在pH在2~3之间的酸性水溶液下洗涤;
将洗涤后的氮化硅粉用去离子水清洗,直至溶液呈中性;
将清洗后的氮化硅粉在高纯氮气且温度为800~1000℃的环境下烘烤;
S36、将氮化硅浆料经热压铸成型,得到内芯棒体;
S4、通过热压铸工艺将步骤S2制备的氮化硅层和步骤S3制备的内芯棒体组装成型,用氮化硅层包裹内芯棒体,得到氮化硅加热棒坯体;
S5、将步骤S4制备的氮化硅加热棒坯体在真空环境中烧结;
其中,步骤S1包括以下工序:
S11、称取氮化硅粉、烧结助剂、分散剂和溶剂,混合并进行球磨;
S12、向工序S11的产物中加入粘结剂和增塑剂,进行球磨,得到浆料;
S13、将工序S12所得到的浆料流延成型,得到氮化硅层;
且工序S12中,粘结剂的添加量为氮化硅粉重量的9-15%,且粘结剂包括重量比为1:(3-4)的PVB72与PVB98;
工序S11中,氮化硅粉满足:α相≥94%、纯度≥99.9%、粒度D50:0.5-0.6μm,D90:1.2-1.3μm;烧结助剂为氧化铝、氧化钇、氧化钬和氧化镱中的至少一种;分散剂为nk2300;溶剂由无水乙醇和乙酸丙酯混合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硅陶瓷加热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工序S11中,氮化硅粉、烧结助剂、分散剂和溶剂的混合物中固形物含量为48-55% ;其中,氮化硅粉、烧结助剂、分散剂的重量比为:(90-94):(6-10):(2-3),溶剂包括体积比为1:(0.8-1.5)的无水乙醇与乙酸丙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硅陶瓷加热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工序S12中,增塑剂的添加量为氮化硅粉重量的6-10%,且增塑剂包括重量比为1:(4-5)的PEG400与OE4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化硅陶瓷加热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工序S31中,烧结助剂、氮化硅粉与结合剂的重量比为(7-15):(85-93):(20-35);且氮化硅粉满足:α相≥94%,比表面积为12-15m2/g。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氮化硅陶瓷加热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剂中,PP、LDPE、石蜡与油酸的重量比为(15-20):(15-20):(50-60):(3-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高富氮化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河北高富氮化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0232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