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蓝色发光二极管的钙钛矿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75625.X | 申请日: | 2023-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56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赵一航;徐琳琳;彭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66 | 分类号: | C09K11/66;H10K85/50;H10K71/12;H10K50/1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杰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07 | 代理人: | 朱红星 |
地址: | 20024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蓝色 发光二极管 钙钛矿 材料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蓝色发光二极管的钙钛矿材料的制备方法,它包括:获取获取CsPbBr1.5Cl1.5粉末;制备蓝光钙钛矿混合溶液;蓝光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的制备等步骤。本发明采用了分别溶解再混合沉淀的方法,先得到高纯净度的钙钛矿粉末,而后通过DMSO为基底溶液,混合PBABr材料对原有的钙钛矿粉末进行调控,使其获得更好的发光性能以及更纯净的蓝光波段,有效缩短了制备相应蓝光钙钛矿材料所需要的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晶体材料生产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蓝色发光二极管的钙钛矿材料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广义上的钙钛矿材料,已经经历了近200年的发展历史。而在这其中,作为一种新型光电材料,金属卤化物钙钛矿由于具有卓越的光电特性,包括高载流子迁移率、可调禁带宽度、窄的发射光谱以及高光致发光量子产率,因此已经在近年引起了学界的兴趣并快速发展,这种新型发光材料在现实与照明领域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有望为未来的光电显示和照明技术带来巨大的变革。
目前,国内外对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的研究已经得到了很多进展,绿光与红光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的性能也在近几年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是,蓝光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的性能一直发展缓慢。这是由于蓝光所在的波段波长在三原色当中最短,光的频率最高,因此需要使用更高能隙的材料来实现发光,进而也需要更严格的工艺条件。如果在钙钛矿材料制备过程中出现了工艺缺陷,则会造成钙钛矿光电器件的暗电流漂移过高,同时是的钙钛矿材料的表面缺陷增加,发光效率与发光亮度显著降低。因此,要想在未来将钙钛矿发光材料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发展蓝光钙钛矿材料就变得极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蓝光钙钛矿材料与工艺的缺陷,提供一种CsPbBrxCl3-x为基底溶液的蓝光钙钛矿混合材料及其器件的制备方法,并通过该材料制备了蓝光钙钛矿发光二极管。
蓝光钙钛矿混合材料与器件的制备技术内容如下:
一种用于蓝色发光二极管的钙钛矿材料的制备方法,它包括:
(1)获取CsPbBr1.5Cl1.5粉末:在充满氮气的手套箱内,用电子天平称取氯化铅PbCl2和溴化铯CsBr两种试剂,将氯化铅和溴化铯分别溶解在少量去离子水与氢溴酸HBr之中进行溶解;将沉淀物过滤并用乙醇洗净,然后在真空干燥箱中于60℃下干燥12小时,得到CsPbBrxCl3-x粉末;
(2)制备蓝光钙钛矿混合溶液:
(3)蓝光钙钛矿发光二极管的制备:从底层往上依次是正极ITO导电玻璃层、用作空穴注入传输层的1,3,5-三(1-苯基-1H-苯并咪唑-2-基)苯聚合物,PEDOT:PSS层、钙钛矿发光层、用作电子传输层的有机物TPBi层、用于降低电子传输层的能量势垒的氟化锂LiF层和负极金属层,以实现高效的发光;其特征在于:
(2)制备蓝光钙钛矿混合溶液的制备:在充满氮气的手套箱内,用电子天平称取铯铅氯溴CsPbBrxCl3-x和苯丁基溴化胺PBABr两种试剂,摩尔比为1:1,然后分别放入两个备用的样品瓶中,将二者共同溶解在二甲基亚砜中,使用磁力搅拌器在常温下对溶液搅拌24小时进行充分溶解。
其中的X指的是溴离子在所形成的钙钛矿分子团中所占据的比例分子数,取值范围为0≤x≤3,通常的取值包括但不限于:x=0、0,5、0.9、1、1.5、2、2.1、3等。
PEDOT指的是聚二氧乙基噻吩,PSS指的是聚苯乙烯磺酸。PEDOT:PSS为二者混合形成的水溶液,混合的比例通常为1:6,水溶液内溶质质量占比为1.3 - 1.7 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756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