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体式双斜齿轮行星回转支承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49442.0 | 申请日: | 2023-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36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姚廷强;韩佳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1/32 | 分类号: | F16H1/32;F16H55/17;F16H55/12;F16H57/08;F16H57/028;F16C19/16;F16C33/60;F16C33/58 |
代理公司: | 昆明明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5 | 代理人: | 马海红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齿轮 行星 回转 支承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体式双斜齿轮行星回转支承装置,属于齿轮回转支承技术领域。回转支承内圈采用分体式双斜齿内圈结构设计,传动系统采用双斜齿轮的行星式对称均载传动结构。驱动轴将运动与动力通过中心双斜齿轮分流传递给与其旋向相反并围绕其均匀布置的分体式行星双斜齿轮,再由若干分体式行星双斜齿轮将动力合流传递给分体式双斜齿内圈,再由分体式双斜齿内圈将负载传递给由分体式双斜齿内圈外壁上的沟道和外圈内壁上的沟道共同组合成的环形轨道内的滚动体,最终通过滚动体将负载传递给外圈。本发明使回转支承内圈对称均载受力,全部轮齿平稳啮入啮出,重合系数大,传动比大,负载能力强,整体力学平衡与均布载荷性能优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齿轮回转支承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分体式双斜齿轮行星回转支承装置,具体来说是涉及一种分体式双斜齿内圈结构,分体式行星双斜齿轮结构,传动系统全部采用对称均载的分体式行星双斜齿轮轮系传动结构。
背景技术
回转支承是一种新型机械器件,其主要由驱动齿轮、带齿圈的轴承套圈、滚动体、保持架等零件组成,能够同时承受轴向载荷、径向载荷和倾覆力矩的作用,具有结构紧凑,承载能力强,安装简便、易于维护等突出优势,在工业机器人、风力发电机组、军用装备、医疗器械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现有回转支承装置由单一的小齿轮作为驱动齿轮,存在严重的不对称、不平衡载荷作用,产生啮合冲击等啮合传动性能问题,在工程实际应用中经常出现不平衡的非正常轮齿磨损、断齿、振动噪声大、动态精度差和疲劳寿命低等突出问题,甚至由此发生严重故障,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和生产安全。现有回转支承装置的单齿轮驱动和载荷不平衡问题,导致滚动体与套圈沟道的接触载荷出现不对称、不平衡载荷作用,单一小齿轮与运动齿圈的啮合区为不对称、不平衡的偏载区域,该区域内的滚动体和套圈沟道承受的载荷远远高于非啮合区的,导致这些滚动体和套圈沟道的局部位置经常出现非正常磨损、破坏、丧失运动精度,同时容易发生保持架断裂和滚动体卡死,回转支承的运行可靠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按现有单一小齿轮驱动方式的回转支承装置传动方式中存在的上述缺点,主要解决传统的回转支承因齿轮传动啮合冲击、偏载和倾覆力矩等因素而造成的内齿圈直齿磨损、断齿和疲劳等破坏问题。提出一种新型分体式双斜齿轮行星回转支承装置,这种新型结构与传动方式具有在回转支承装置径向与轴向平面均载荷对称平衡分布的特点,使回转支承内圈对称均载受力,本装置全部轮齿平稳啮入啮出,重合系数大,传动比大,负载能力强,整体力学平衡与均布载荷性能优异,精度高,寿命长和经济型好。
本发明为达到上述目的,为了实现驱动齿轮与回转支承内圈之间对称平衡载荷的特点,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分体式双斜齿轮行星回转支承装置,包括分体式行星双斜齿轮3、分体式双斜齿内圈7、外圈5、中心双斜齿轮12、滚动体、齿轮固定架2,分体式行星双斜齿轮3,由旋向相反且其它参数均一致的两个斜齿轮上下组合而成,分体式双斜齿内圈7由旋向相反其它参数均一致的两个内齿斜齿上下组合而成,中心双斜齿轮12为一体式双斜齿轮,分体式行星双斜齿轮3在径向平面内均匀分布于中心双斜齿轮12和分体式双斜齿内圈7之间,且同时与二者啮合,分体式行星双斜齿轮3的轮齿螺旋方向与分体式双斜齿内圈7的轮齿螺旋方向相反,与中心双斜齿轮12的轮齿螺旋方向相反,分体式行星双斜齿轮3、中心双斜齿轮12的上下两端安装有齿轮固定架2,分体式双斜齿内圈7的外部平行放置一外圈5,滚动体安装在由分体式双斜齿内圈外壁上的沟道和外圈内壁上的沟道共同组合成的环形轨道15内。
具体地,所述外圈5内壁的上下滚道的沟道曲率中心与分体式双斜齿内圈7外壁的上下滚道的曲率中心分别位于同一平面,分体式行星双斜齿轮3与分体式双斜齿内圈7的双斜齿轮中心间隙相同,分体式双斜齿内圈7与中心双斜齿轮12的中心轴线重合且轮齿螺旋方向相同,二者的双斜齿轮中心间隙相同,相邻两分体式行星双斜齿轮3之间的中心距离大于两者齿顶圆半径的和。
具体地,所述滚动体包括钢球13与隔离块6,相邻两钢球13之间通过隔离块6隔离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494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