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多主棒孢B-I280V突变的引物组合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21777.1 | 申请日: | 202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97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石延霞;李宝聚;朱广雪;孙炳学;谢学文;柴阿丽;李磊;范腾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亚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Q1/6858;C12N15/11;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魏少伟 |
地址: | 572024 海南省三亚市崖***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多主棒孢 i280v 突变 引物 组合 | ||
本发明公开了检测多主棒孢B‑I280V突变的引物组合。本发明公开的引物组合由引物FIP、引物BIP、引物F3、引物B3、引物LPF和引物LPB组成,各引物的序列分别如序列表的SEQ ID No.1‑SEQ ID No.6所示。实验证明,本发明的引物组合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时间短,操作简易的特点,可特异、快速、高效地检测到黄瓜棒孢叶斑病发病组织中多主棒孢B‑I280V突变体,不需要复杂的仪器,并实现可视化,为有效发现田间多主棒孢B‑I280V抗性突变类型,制定有效抗药性治理方案提供技术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中,检测多主棒孢B-I280V突变的引物组合。
背景技术
多主棒孢(Corynesporacassiicola)是一种全球性真菌,在世界各地均有报道。其寄主范围广泛,可为害葫芦科、茄科、豆科等蔬菜。由多主棒孢引起的黄瓜棒孢叶斑病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病害,一般田间发病率为10%~25%,严重时可达60%~70%,甚至100%,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由于多主棒孢具高度变异性,易产生抗药性,导致该病害很难防治。靶基因的点突变是多主棒孢对杀菌剂产生抗药性的重要机制之一,目前已报道B-I280V、B-H278Y/R/L、C-S73P、C-N75S、D-S89P、D-D95E、D-H105R和D-G109V等突变可导致多主棒孢对SDHIs杀菌剂产生不同水平的抗性,其中B-I280V突变体低抗啶酰菌胺和吡噻菌胺,中抗氟吡菌酰胺和萎锈灵。此外,该突变体与田间野生型敏感菌株相比无适合度代价,并在华北地区逐渐发展为田间优势群体。因此,及时、快速检测该基因型在田间的发生,对该病害的科学防治尤为重要。
传统的病原菌抗性检测方法包括菌丝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抑菌圈法等,但存在工作量大、工作周期长等缺点。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发展,多种分子检测手段应用于病原菌抗药性检测,如普通PCR(allele specific PCR,AS-PCR)、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多重等位基因PCR(multiplex allele specific PCR,MAS-PCR)等,但需要特定的PCR扩增仪、凝胶电泳仪和凝胶成像仪等,过程繁琐,且检测时间长,不能满足快速检测的要求。
2000年日本荣研化学株式会社研发了一种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的新方法,该方法使用了一种链置换DNA聚合酶和针对靶基因6个区域设计4个特异性引物,在等温条件下即可高特异性、高效率快速扩增DNA,若添加环引物,扩增时间可缩短至原来的1/2~1/3。LAMP反应的结果观察有多种方式,可以通过浊度仪实时监测、凝胶电泳形成梯形条带,也可以通过添加不同类型的指示剂实现可视化。然而,目前针对多主棒孢B-I280V突变的LAMP检测体系还未建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检测多主棒孢B-I280V突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首先提供了用于检测多主棒孢B-I280V突变的引物组,所述引物组由引物FIP、引物BIP、引物F3、引物B3、引物LPF和引物LPB组成;
所述引物FIP为序列表的SEQ ID No.1所示的单链DNA分子;
所述引物BIP为序列表的SEQ ID No.2所示的单链DNA分子;
所述引物F3为序列表的SEQ ID No.3所示的单链DNA分子;
所述引物B3为序列表的SEQ ID No.4所示的单链DNA分子;
所述引物LPF为序列表的SEQ ID No.5所示的单链DNA分子;
所述引物LPB为序列表的SEQ ID No.6所示的单链DNA分子。
上述引物组中,各单链DNA可独立包装,也可包装在一起。所述引物FIP、所述引物BIP、所述引物F3、所述引物B3、所述引物LPF和所述引物LPB的摩尔比为8:8:1:1:4: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亚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未经三亚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217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过粪便鉴定昆虫基因型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动化分拣物流仓储货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