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范围物体动态阴影渲染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19965.0 | 申请日: | 2023-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30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王鑫;谢帅;吴俊华;井刚;李鉴;陈傲寒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优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5/60 | 分类号: | G06T15/60;G06T15/10;G06T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度修典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4 | 代理人: | 马欢萍;杨方成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范围 物体 动态 阴影 渲染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范围物体动态阴影渲染方法及系统,涉及三维建模技术领域。包括:根据待渲染物体的体积确定阴影范围包围盒的属性值,根据属性值构建阴影范围包围盒的多边形面;设置主相机的视锥体的阴影可视距离,根据阴影可视距离对视锥体与阴影范围包围盒的多边形面进行相交检测,得到相交部分;求相交部分的最小包围球,根据最小包围球设置灯光阴影相机;根据灯光阴影相机对灯光阴影相机内的场景进行渲染,生成一张深度图,根据深度图进行阴影渲染。本方案只生成一张深度贴图,与CSM技术相比有效的减轻了渲染压力,在解决自阴影问题时,也不需要在划分的不同区域分别调节ShadowBias,降低了操作复杂度,避免了CSM技术带来的性能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建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范围物体动态阴影渲染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Shadow Mapping技术实现阴影效果的大范围场景中,常因深度贴图精度不够导致阴影模糊、锯齿严重,现有的解决办法是使用CSM技术,对划分出的不同区域分别生成精度不同的深度贴图,提升大范围场景阴影效果。
然而,CSM技术需要生成多个深度贴图,渲染压力大,当场景物体主要集中在切分出的某一区域时,其他区域渲染的深度贴图就形成了渲染浪费,且在解决自阴影问题时,CSM技术需要对不同区域分别调节ShadowBias,操作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是CSM技术渲染压力大且调节ShadowBias比较复杂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范围物体动态阴影渲染方法及系统。
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大范围物体动态阴影渲染方法,包括:
根据待渲染物体的体积确定阴影范围包围盒的属性值,根据所述属性值构建所述阴影范围包围盒的多边形面;
设置主相机的视锥体的阴影可视距离,根据所述阴影可视距离对所述视锥体与所述阴影范围包围盒的多边形面进行相交检测,得到相交部分;
求所述相交部分的最小包围球,根据所述最小包围球设置灯光阴影相机;
根据所述灯光阴影相机对所述灯光阴影相机内的场景进行渲染,生成一张深度图,根据所述深度图进行阴影渲染。
在第一个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中,根据待渲染物体的体积确定阴影范围包围盒的属性值,根据所述属性值构建所述阴影范围包围盒的多边形面,具体包括:
根据待渲染物体的体积确定阴影范围包围盒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根据所述最大值和所述最小值确定所述阴影范围包围盒的所有顶点;
根据所述阴影范围包围盒的所有顶点构建所述阴影范围包围盒的所有多边形面。
在第一个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中,根据所述阴影可视距离对所述视锥体与所述阴影范围包围盒的多边形面进行相交检测,得到相交部分,具体包括:
使用所述视锥体的侧面对所述阴影范围包围盒的多边形面进行相交检测,得到多边形面在所述视锥体的侧面内的第一相交部分;
确定在视图坐标系下,所述视锥体内的多边形面与所述视锥体的近平面的最短距离;
将所述视锥体的远平面平移到与所述近平面相距预设距离处,所述预设距离由所述最短距离加上所述阴影可视距离得到;
将平移后的所述远平面转换到世界坐标系下;
将所述第一相交部分与所述远平面在世界坐标系下进行相交检测,得到所述视锥体与所述阴影范围包围盒的相交部分。
在第一个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中,根据所述最小包围球设置灯光阴影相机,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优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优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199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