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试AMR全向自导引智能车及其实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94151.6 | 申请日: | 2023-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76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朱文亮;孙国昌;卞光清;封其鹏;李纪灵;陈海芹;王素红;马丛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海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60/00 | 分类号: | B60W60/00;B60W50/00;B62D63/02;B62D63/04;B60H1/32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 代理人: | 朱科宇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中国(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试 amr 全向 导引 智能 及其 实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AMR全向自导引智能车及其实现方法,属于智能车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一种测试AMR全向自导引智能车,包括车主体,车主体上设置有麦克纳姆轮和行走轮,车主体的车头处设置有控制面板和故障报警灯,车主体的车头处还设置有隐形吊环罩,车主体前端设置有前防撞梁,车主体后端设置有后防撞梁,车主体的后端还设置有急停按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AMR车体在自主移动时,其整体定位精度和稳定性差,不能满足使用需求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配备麦克纳姆轮技术,搭载自动导航系统、无线遥控等功能,融合了轮式里程计、惯性测量单元、超宽带和激光雷达定位数据的多传感器融合定位方法,可提高AMR智能车整体定位精度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测试AMR全向自导引智能车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原有仓储AMR车体,主要采用双驱动电机差速结构,前后两个或四个万向轮辅助支撑,原有车体存在以下问题:车辆底盘离地间隙低,对于起伏路面极易磨到底盘,影响行走;电机布置方式采用直线型,两电机背向布置,占据了底板最中心位置,而二维码传感相机需要布置在车体正中央,与电机布置产生干涉;车体外壳采用前后拼凑式,对于维修维护极为不便。
公开号为CN21734746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仓储AMR车体,所述仓储AMR车体包括四周带有万向轮且中部两侧带有镂空安装位的底盘,设置在所述底盘中部两侧且置于所述镂空安装位上的弹簧减震器,及设置在所述镂空安装位上且安装在所述弹簧减震器上的驱动电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辆底盘离地间隙低,对于起伏路面极易磨到底盘,影响行走;电机布置方式采用直线型,两电机背向布置,占据了底板最中心位置,而二维码传感相机需要布置在车体正中央,与电机布置产生干涉;车体外壳采用前后拼凑式,对于维修维护极为不便的技术问题。但是上述专利的AMR车体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
现有的AMR车体在自主移动时,其整体定位精度和稳定性差,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试AMR全向自导引智能车及其实现方法,通过配备麦克纳姆轮技术,搭载自动导航系统、无线遥控等功能,融合了轮式里程计、惯性测量单元、超宽带和激光雷达定位数据的多传感器融合定位方法,可提高AMR智能车整体定位精度和稳定性,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测试AMR全向自导引智能车,包括车主体,所述车主体上设置有麦克纳姆轮和行走轮,所述麦克纳姆轮位于行走轮的外侧,所述车主体的车头位置处设置有控制面板和故障报警灯,所述故障报警灯位于控制面板的两侧,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电源旋钮开关,所述车主体的车头位置处还设置有隐形吊环罩,所述隐形吊环罩对称分布在车主体的顶部,所述车主体的前端设置有前防撞梁,所述车主体的后端设置有后防撞梁,所述车主体的后端还设置有急停按钮,所述车主体的侧端面设置有运行指示灯。
优选的,所述车主体的左侧设置有电池更换门,所述电池更换门上设置有电池更换门把手和待机指示灯,所述待机指示灯位于电池更换门把手的上方,所述车主体的右侧设置有散热罩,所述车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升降杆安装槽。
优选的,所述车主体上还设置有更换电池对接口,所述更换电池对接口用于更换磷酸铁锂电池,所述磷酸铁锂电池放置在充电架电池底座上,所述充电架电池底座通过充电架连接挡板连接在充电架上,所述充电架上设置有推拉移门,所述磷酸铁锂电池的底部设置有直线导轨线性滑块,所述直线导轨线性滑块活动连接在直线导轨线性滑轨上,所述直线导轨线性滑轨安装在充电架电池底座上。
优选的,所述充电架电池底座的底部设置有带有支脚型的脚轮,所述充电架电池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电气柜,所述电气柜上设置有塑料外壳式断路器。
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内置有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及自动执行模块,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海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海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941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漏液检测机
- 下一篇:移动终端测试设备校准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