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质金属蛋白酶8突变体MMP8-P326V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49149.7 | 申请日: | 2023-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97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曹雪;晏姗;张丽欢;于明;游顶云;张会香;石岚兰;王利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64 | 分类号: | C12N9/64;C12N15/70;C12N15/57;C12N1/21;A61K38/48;A61P17/02;A61P29/00;C12R1/19 |
代理公司: | 昆明科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8 | 代理人: | 方金敏 |
地址: | 650500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质 金属 蛋白酶 突变体 mmp8 p326v 及其 编码 基因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质金属蛋白酶8突变体MMP8‑P326V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本发明公开了基质金属蛋白酶8突变体MMP8‑P326V,是将如SEQ ID NO.1所示的野生型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第326位的Pro突变为Val。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上述基质金属蛋白酶8突变体MMP8‑P326V在皮肤伤口愈合上的应用。本发明获得的基质金属蛋白酶8突变体MMP8‑P326V,与野生型MMP8相比,其抗炎、消肿、皮肤修复效果更好;能改善微循环;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野生型MMP8所致的色素沉着、胶原纤维沉积、疤痕产生的副作用;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本发明所保护的突变体促使伤口愈合较MMP8更强,并且能够抑制MMP8引起的胶原纤维过度沉积和过度炎症等皮肤愈合负性事件,为提高人类皮肤伤口愈合能力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质金属蛋白酶8突变体MMP8-P326V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背景技术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属于ECM水解酶类中一类高度保守的内源性蛋白酶,活性十分依赖Ca2+和含有的Zn2+,这类蛋白酶的活性中心通过结合金属离子,与周围的水分子形成一个复合体共同发挥作用,催化并且水解蛋白。MMPs是以无酶活力的MMP酶原形式产生且分泌出胞外,参与生物体的生理生化过程。
MMP8属于MMPs家族一员,具有降解细胞外基质的能力,其在创伤愈合中扮演了重要角色。MMP8能够促进金属蛋白酶域蛋白10(ADAM10)的成熟,继而增加血管壁干细胞上E-钙粘蛋白(E-cadherin)氮端的脱落,形成可溶性E-钙粘蛋白,促进血管新生;MMP8也可通过降解胶原纤维,加快细胞外基质的重塑[1],提高细胞迁移能力[2],促进皮肤伤口组织的再生。MMP8添加具有加速糖尿病伤口愈合的功效。然而,MMP8过度累积可导致胶原蛋白的合成过度[3]向纤维化进展[4],甚至会造成瘢痕疙瘩;还会导致降解胶原蛋白Ⅰ、Ⅱ、Ⅲ异常,伤口愈合延迟[5]甚至引发溃疡形成。
MMP8蛋白的一级结构元件,包括信号肽、前肽结构域、催化区域、铰链区结构域和类血红素结构域。这些结构域的功能因结构和序列不同,所发挥的功能也不尽相同,有时会形成空间复合物共同发挥作用。MMP8的C端存在一个类血红素结构域,其决定了底物特异性的结合方式,是降解具有三螺旋结构的胶原蛋白时的重要结构,能够特异性地识别内源性抑制剂的结合区域,进而发挥重要的功能。MMP8的第326位点处于该蛋白的类血红素样结构域内,其通过柔性铰链区域与催化结构域血红素样C端相连,对定位、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和底物特异性很重要,而且该位点恰为MMP8与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s)相互作用的关键位点[6]。该位点在具有异常强大创伤愈合能力的海豚中发生了特异的突变(Pro→Val,P326V),经预测P326V突变可能不仅影响MMP8功能,还可导致其蛋白质结构的改变。因此,经定点突变得到一种新的基质金属蛋白酶8突变体在改善皮肤伤口愈合方面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Lurier EB,Dalton D,Dampier W,et al.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 IL-10-stimulated(M2c)macrophagesby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J].Immunobiology,2017,222(7):847-856.
[2]Xiao Q,Zhang F,Grassia G,et al.Matrix metalloproteinase-8promotes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proliferation and neointima formation[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2014,34(1):90-9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医科大学,未经昆明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491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