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强弹簧钢的夹杂物控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439104.1 | 申请日: | 2023-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97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 发明(设计)人: | 杨俊;杨建华;刘喜锚;高擎;巨银军;周文浩;肖大恒;张青学;肖冬;陈立;高建文;吴仲文;陈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1C7/00 | 分类号: | C21C7/00;C22C33/06;C21C7/06;C21C7/064;C21C5/28;C21C7/072 |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李由 |
| 地址: | 411101***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强 弹簧钢 夹杂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为一种超高强弹簧钢的夹杂物控制方法,转炉出钢过程对钢液一边脱氧,一边用高碱度渣进行渣洗和脱硫操作,然后扒除出钢过程渣洗产生的脱硫渣,扒渣后钢包吊入LF精炼工位加入石灰和河沙进行造渣操作,精炼过程采用85SiC颗粒进行扩散,造熔点低、流动性好、氧化性低的精炼渣,将钢中的夹杂物控制为熔点低、尺寸小、数量少的对疲劳寿命影响小的夹杂物,且各类夹杂物评级都不超过1.0级,钢中全氧含量T.O不超过15ppm。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炼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超高强弹簧钢的夹杂物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高速列车等行业进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铁路提速和汽车的轻量化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对应用于这些行业车辆所使用弹簧的设计应力不断提高,这不仅要求弹簧钢强韧性好,还要求其具有超长的疲劳寿命。而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是钢铁材料最主要的内部缺陷之一,也是弹簧钢超长疲劳寿命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钢中夹杂物的存在破坏了钢基体的连续性和均匀性,容易形成应力集中,降低钢的疲劳寿命。因此,要使弹簧钢强韧性好,抗疲劳破坏性能优异,就必须了解弹簧钢冶炼过程中夹杂物的形成和变化机理,从而更好地控制和去除它,以提高钢的洁净度和均质性。
目前,大部分钢铁企业对硅锰脱氧的冶炼都需要先进行铁水预处理脱硫,并且在转炉冶炼过程中,如果不对渣料、废钢等原辅材料进行控制的话,钢中硫含量很容易就超过了0.01%,且在后续精炼时硫含量还会增加;同时在LF精炼过程,采用硅锰脱氧的弹簧钢的精炼渣碱度都控制在2.0左右,精炼渣系也有所变化,且有些钢厂弹簧钢则采用铝脱氧,精炼渣碱度控制更高,精炼渣系也完全不同,所以,针对弹簧钢疲劳寿命要求高的特点,同时又要生产成本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是提供一种超高强弹簧钢夹杂物的控制方法,在不采用铁水预处理的条件下,得到硫含量不超过0.01%,且各类夹杂物评级不超过1.0级超高洁净度弹簧钢炉外精炼工艺控制技术,将钢中的硫、氧及夹杂物控制在非常低的水平,既降低成本又能完全满足弹簧钢疲劳寿命的要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超高强弹簧钢的夹杂物控制方法,关键工艺步骤包括:
(1)转炉冶炼按正常冶炼工艺进行操作,转炉终点控制O≤350ppm,C≥0.08%,终点温度≥1600℃;
(2)出钢过程加硅锰合金、硅铁和中碳锰铁对钢液进行脱氧和合金化,出钢过程中向钢包中加入CaO300~400kg,Al2O3100~200kg,出钢过程下渣厚度≤20mm,炉渣碱度≥4,对钢液进行渣洗和脱硫;
(3)转炉出钢完毕,钢包采用大氩气搅拌对钢液搅拌3~5min进行进一步的脱硫,将硫含量脱除到0.005%以下;
(4)脱硫结束后,将钢包吊到扒渣工位进行扒除脱硫渣操作,扒渣结束后将钢包吊到LF精炼工位进行精炼;
(5)LF精炼过程配加石灰和河沙进行造渣,渣的碱度控制在1.0~1.3,精炼过程采用85SiC对精炼渣进行扩散脱氧,LF精炼的造渣、脱氧、合金化及升温等操作时间≤40min;
(6)LF精炼操作结束后,对钢液进行软吹20min,软吹前10min以吹开渣面碗口大小为宜,软吹到10~20min之间时,将氩气关小,以不吹开渣面且渣面微微波动,得到全氧含量在15ppm以内,且各类夹杂物都不超过1.0级的弹簧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针对弹簧钢疲劳寿命要求高的特点,冶炼过程取消铁水预处理,同时采用合适的炉外精炼工艺将钢中的硫、氧及夹杂物控制在非常低的水平,既降低了成本又能完全满足弹簧钢疲劳寿命的要求。通过上述过程工艺控制,可以将弹簧钢全氧含量稳定控制在15ppm以内,且各类夹杂物都不超过1.0级。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工艺冶炼过程所取试样中夹杂物数量及尺寸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391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