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降低磁电传感器谐振频率的弯曲模式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429861.0 | 申请日: | 2023-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90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 发明(设计)人: | 高俊奇;李冰;沈莹;刘庆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H10N39/00 | 分类号: | H10N39/00;H10N30/30;H10N30/853;H10N35/00;H10N35/85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01 | 代理人: | 马文巧 |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降低 磁电 传感器 谐振 频率 弯曲 模式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降低磁电传感器谐振频率的弯曲模式结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Kapton电极层、PZT压电陶瓷层、第二Kapton电极层和Metglas磁致伸缩材料层;其中,当弯曲模式结构在磁场环境中工作时,所述Metglas磁致伸缩材料层产生形变,应变使粘连紧密的PZT压电陶瓷层受到应力变化,从而产生对应电极化效应,使所述第一Kapton电极层和第二Kapton电极层的叉指电极两端输出电压发生变化。本发明噪声基底极小,大大提高了低频磁场环境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磁电复合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降低磁电传感器谐振频率的弯曲模式结构。
背景技术
磁电效应(Magnetoelectric,ME)是一种磁与电之间的交叉耦合效应,表现为外加磁场中的感应电极化强度(P)变化,或在外加电场中的感应磁化强度(M)变化。具有磁电效应的材料在信息存储、传输和处理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材料的磁电效应研发重点在于提高其磁电耦合能力,这一能力量化地展现于磁电耦合系数(αME),该系数越大,磁电转化的能力越强。
由压电和压磁材料组成的复合叠层结构,在室温下具有较高的αME。由于这种复合材料具有量级更大的磁电耦合系数,当前磁电效应方向的材料研发集中于压磁层和压电层组成的复合材料。
在压磁层和压电层组成的复合材料研究方面,常以纵向-纵向(Longitudinal-Longitudinal,L-L)推挽模式作为材料的复合模式。该模式的材料层合板在外加磁场下产生纵向变化,具有出色的αME。其中,以磁致伸缩金属玻璃Matglas和PZT压电纤维层组合的长型三层L-L模式复合材料(如附图1)发展迅速,该材料在磁异常探测,地磁特征导航以及生物医学磁场检测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应用前景。
高频交流磁场情况下,Matglas/PZT长型三层L-L模式复合材料存在αME最大增益点,αME最大值出现在机电共振(ElectromechanicalResonance,EMR)点附近,此时磁场频率称为谐振频率,频率大小约为30kHz,对应αME可达400V/cm·Oe。
在当前的L-L模式结构中,Matglas/PZT复合材料的EMR增益仅在谐振频率≈30kHz的高频磁场下实现。高频磁场条件极大限制了目前Matglas/PZT复合材料在αME上的增益和实际应用,降低谐振频率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此外,当前的材料还存在噪声大的缺陷。
发明内容
当前的磁电传感器Metglas/PZT复合材料采取的复合结构在工作时谐振频率约为30kHz,导致传感器的最佳工作频率固定在高频。本发明旨在降低Metglas/PZT复合材料的谐振频率,提供一种降低谐振频率的弯曲层合模式,使复合材料在相对30kHz更低的其他频率区间获得最佳工作状态,适应不同频率交流磁场的工作环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用于降低磁电传感器谐振频率的弯曲模式结构,包括:
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Kapton电极层、PZT压电陶瓷层、第二Kapton电极层和Metglas磁致伸缩材料层;
其中,当弯曲模式结构在磁场环境中工作时,所述Metglas磁致伸缩材料层产生形变,应变使粘连紧密的PZT压电陶瓷层受到应力变化,从而产生对应电极化效应,使所述第一Kapton电极层和第二Kapton电极层的叉指电极两端输出电压发生变化。
优选地,复合材料还包括环氧树脂层,所述环氧树脂层用于粘合依次连接的第一Kapton电极层、PZT压电陶瓷层、第二Kapton电极层和Metglas磁致伸缩材料层,并进行高效应力传递,环氧树脂固化过程中利用真空泵或是等静压机加压,利用烘干机加速固化,保证各层间连接紧密。
优选地,所述PZT压电陶瓷层基于5块180微米厚的压电PZT纤维沿着长轴方向水平排列获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298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缓冲罐和节流件的氦气压缩机系统
- 下一篇:髋部训练测试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