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型支撑结构的变形监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75067.2 | 申请日: | 202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95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何传钊;马存骥;黄国忠;彭昆;袁成;农启鹏;黎彦;徐乐;付鑫宇;王惠鸿;曹玉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32 | 分类号: | G01B21/32;G06F17/1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万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8 | 代理人: | 刘茂龙 |
地址: | 51043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北太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支撑 结构 变形 监控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组合型支撑结构的变形监控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传感器每隔一段时间获取各个易变形部位的数据信息,将获取的各个易变形部位的数据信息代入与其对应的安全函数,并将计算的结果按照安全函数的顺序进行排序,将排序以后的计算结果代入哈希二叉树函数,得到哈希二叉树函数的最终结果,将最终结果与安全函数计算的哈希二叉树函数最终结果进行比较;最终,判断组合型支撑结构是否存在安全风险;本发明从支撑结构内部对支撑结构进行全面的连续的监测,确保支撑结构上位施工过的安全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施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组合型支撑结构的变形监控方法。
背景技术
在各种大型工程的建造过程中往往需要用到各种组合型支撑结构,比如:高大脚手架、新型脚手架等;但是由于人们对该体系的认识不足,理论研究不到位、不按方案搭设及脚手架材料质量等诸多问题,导致近年来在我国许多省市不断发生模板支撑结构坍塌、脚手架倒塌等事件;根据统计,在各种工程事故中,每年因组合型支撑支架坍塌发生的事故占总事故总数的25%到50%之间波动;而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前期搭设脚手架不合格和后期的监测力度不足或者后期根本没有进行监测导致的。
现存的对组合型支撑结构的监测,往往采用人工,只注重整体外形的监测,对于支撑结构内部的监测往往被忽略;但通过力学分析引发组合型支撑结构发生事故的原因往往是从内部开始的,因此,怎样对组合型支撑结构从内部到整体进行监测,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以及在原有技术基础上大大提高其技术效果;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组合型支撑结构的变形监控方法,该监控方法包括:
在组合型支撑结构的各个易变形部位安装传感器;
通过传感器获取易变形部位的数据信息,通过对易变形部位的数据信息和材质的分析生成各个易变形部位的安全函数:f1(x)、f2(x)、…fn(x);
按照各个易变形部位对应的传感器顺序,将各个易变形部位的安全函数进行排序,将排序后的安全函数代入哈希二叉树函数,求出哈希二叉树函数的最终结果,并将最终结果保存到计算机上;
随后,通过传感器每隔一段时间获取各个易变形部位的数据信息,将获取的各个易变形部位的数据信息代入与其对应的安全函数,并将计算的结果按照保存到计算机上的安全函数的顺序进行排序,将排序以后的计算结果代入哈希二叉树函数,得到哈希二叉树函数的最终结果,将最终结果与安全函数计算的哈希二叉树函数最终结果进行比较;
若最终结果与安全函数计算的哈希二叉树函数最终结果相同,则认为组合型支撑结构没有发生变形,不存在安全风险;若最终结果与安全函数计算的哈希二叉树函数最终结果不相同,则认为组合型支撑结构的某个部位发生变形,存在安全风险,需要通知施工人员及时进行撤离,并通知技术人员对组合型支撑结构进行加固。
所述各个易变形部位包括:组合型支撑结构的各个组件的结合点和各个组件自身易发生变形的部位。
所述各个易变形部位的安全函数包括:所述安全函数为范围函数;对于一个特定的安全函数,当取值在安全函数范围内时,安全函数的值是相同的;即当易变形部位的数据信息在安全函数范围内时,把所有安全函数f1(x)、f2(x)、…fn(x)的取值分别规定为A1、A2、…An,则安全函数变为:f1(x)=A1、f2(x)=A2、…fn(x)=A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750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