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二氟吡啶并[2,1-c][1,4]噻嗪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70668.4 | 申请日: | 202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75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许家喜;孙思敏;魏宇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513/04 | 分类号: | C07D5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类 吡啶 噻嗪类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类二氟吡啶并[2,1-c][1,4]噻嗪类化合物,其结构通式如下:
式(1)中:R1表示氢及具有1~10个碳原子的烷基、环烷基、环烷基烷基、芳基、芳烷基、芳基可以是骈环,及氟、氯、溴、碘;R2和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R2和R3表示具有1~10个碳原子的烷基、芳基、杂环芳基,烷氧基或者芳氧基,其中的芳基、杂环芳基和芳氧基可以在其邻间对位含有烷基、环烷基、环烷基烷基、烷氧基、芳基、芳氧基、氟、氯、溴、碘、氰基和硝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氟吡啶并[2,1-c][1,4]噻嗪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氟吡啶并[2,1-c][1,4]噻嗪类化合物选自下列化合物1a~1B中的一种:
1a:R1=H,R2=R3=MeO;
1b:R1=8-Me,R2=R3=MeO;
1c:R1=9-Me,R2=R3=MeO;
1d:R1=7-Me,R2=R3=MeO;
1e:R1=R1=6-Me,R2=R3=MeO;
1f:R1=10a-Me,R2=R3=MeO;
1g:R1=8-Ph,R2=R3=MeO;
1h:R1=9-Ph,R2=R3=MeO;
1i:R1=7-Ph,R2=R3=MeO;
1j:R1=9-Br,R2=R3=MeO;
1k:R1=7-Br,R2=R3=MeO;
1l:R1=9-Cl,R2=R3=MeO;
1m:R1=7-Cl,R2=R3=MeO;
1n:R1=benzo[f],R2=R3=MeO;
1o:R1=8-MeObenzo[f],R2=R3=MeO;
1p:R1=8-Brbenzo[f],R2=R3=MeO;
1q:R1=benzo[h],R2=R3=MeO;
1r:R1=9-MeObenzo[h],R2=R3=MeO;
1s:R1=9-Brbenzo[h],R2=R3=MeO;
1t:R1=H,R2=R3=EtO;
1u:R1=H,R2=R3=nBuO;
1v:R1=H,R2=R3=nC8H17O;
1w:R1=H,R2=R3=Me2CHO;
1x:R1=H,R2=R3=tBuO;
1y:R1=H,R2=R3=Et2CHO;
1z:R1=H,R2=R3=CyclohexylO;
1A:R1=H,R2=MeO,R3=Ph;
1B:R1=H,R2=Me,R3=Furan-2-y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7066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