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交换方法和热交换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43195.9 | 申请日: | 202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87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安宁;向劲松;蒙天奇;冷邦平;李星;胡洋铭;王宇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欣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32 | 分类号: | B60H1/32;B60H1/00;B60L58/26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黄妍 |
地址: | 6102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交换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交换方法和热交换系统。车辆开始行驶后,获取车辆多个发热系统在当前预设周期内的发热数据;多个发热系统包括电驱系统、电池系统以及乘员舱系统;基于每一发热系统的发热数据,确认下一预设周期内每一发热系统对应的换热系统的预估换热出力;基于每一换热系统的预估换热出力,确认下一预设周期内每一换热系统的冷媒阀控制策略;在下一预设周期内,每一换热系统根据所述冷媒阀控制策略进行热交换。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散热系统仅在部件的温度升高时散热,不能根据各个部件的运转情况来对各部件进行针对性散热,且其散热强度以及散热强度的可调节范围有限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交换方法和热交换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车上的动力系统的匹配构造越来越复杂,很多功率器件都需要液冷散热,并且动力系统的主要部件如电机电控电池的功率也越来越大,随之带来的散热需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散热方式是通过连接冷却液回路通过水泵循环,经过散热器与环境空气产生热交换来对部件实现降温,通过增加散热器风扇的转速和增加水泵的转速来调整散热强度。
但是这样的方式具有局限性;一方面散热系统仅在部件的温度升高时散热,不能根据各个部件的运转情况来对各部件进行针对性散热;另一方面,各散热系统的散热强度以及散热强度的可调节范围有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交换方法和热交换系统,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散热系统仅在部件的温度升高时散热,不能根据各个部件的运转情况来对各部件进行针对性散热,且其散热强度以及散热强度的可调节范围有限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车辆开始行驶后,获取车辆多个发热系统在当前预设周期内的发热数据;多个发热系统包括电驱系统、电池系统以及乘员舱系统;
基于每一发热系统的发热数据,确认下一预设周期内每一发热系统对应的换热系统的预估换热出力;
基于每一换热系统的预估换热出力,确认下一预设周期内每一换热系统的冷媒阀控制策略;
在下一预设周期内,每一换热系统根据所述冷媒阀控制策略进行热交换。
进一步地,当发热系统为电驱系统或电池系统时,发热数据包括系统目标温度、每一预设周期结束时的系统实际温度、每一预设周期内系统运行参数和对应换热系统的换热出力;基于发热数据确认发热系统的预估换热出力包括:
基于当前预设周期结束时的系统实际温度、上一预设周期结束时的系统实际温度以及系统目标温度,确认第一调节系数;
基于至当前预设周期的连续若干预设周期的系统运行参数,确认下一预设周期的系统预估运行参数;
基于下一预设周期的系统预估运行参数和当前预设周期的系统运行参数,确认下一预设周期的第二调节系数;
基于第一调节系数、第二调节系数以及当前预设周期内换热系统的换热出力,确认下一预设周期的预估换热出力。
进一步地,当发热系统为乘员舱系统时,发热数据包括乘员舱若干项环境参数、乘员的位置数据以及每一预设周期的换热出力;若干项环境参数包括舱内湿度、舱内温度、每一出风口的风速以及风向;
基于发热数据确认发热系统的预估换热出力包括:
基于若干项环境参数和乘员位置数据,确认乘员舱中每一乘员的体感温度;
基于乘员舱中每一乘员的体感温度,确定下一预设周期内乘员舱的目标温度;
当目标温度与当前舱内温度的差值在设定温差范围内时,基于预设周期的时长和温差确认第三调节系数;基于第三调节系数和当前预设周期的换热出力,确认下一预设周期的预估换热出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欣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欣智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431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