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交换方法和热交换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43195.9 | 申请日: | 2023-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87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安宁;向劲松;蒙天奇;冷邦平;李星;胡洋铭;王宇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欣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32 | 分类号: | B60H1/32;B60H1/00;B60L58/26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黄妍 |
地址: | 6102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交换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热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车辆开始行驶后,获取车辆多个发热系统在当前预设周期内的发热数据;多个发热系统包括电驱系统、电池系统以及乘员舱系统;
基于每一发热系统的发热数据,确认下一预设周期内每一发热系统对应的换热系统的预估换热出力;
基于每一换热系统的预估换热出力,确认下一预设周期内每一换热系统的冷媒阀控制策略;
在下一预设周期内,每一换热系统根据所述冷媒阀控制策略进行热交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发热系统为电驱系统或电池系统时,发热数据包括系统目标温度、每一预设周期结束时的系统实际温度、每一预设周期内系统运行参数和对应换热系统的换热出力;基于发热数据确认发热系统的预估换热出力包括:
基于当前预设周期结束时的系统实际温度、上一预设周期结束时的系统实际温度以及系统目标温度,确认第一调节系数;
基于至当前预设周期的连续若干预设周期的系统运行参数,确认下一预设周期的系统预估运行参数;
基于下一预设周期的系统预估运行参数和当前预设周期的系统运行参数,确认下一预设周期的第二调节系数;
基于第一调节系数、第二调节系数以及当前预设周期内换热系统的换热出力,确认下一预设周期的预估换热出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发热系统为乘员舱系统时,发热数据包括乘员舱若干项环境参数、乘员的位置数据以及每一预设周期的换热出力;若干项环境参数包括舱内湿度、舱内温度、每一出风口的风速以及风向;
基于发热数据确认发热系统的预估换热出力包括:
基于若干项环境参数和乘员位置数据,确认乘员舱中每一乘员的体感温度;
基于乘员舱中每一乘员的体感温度,确定下一预设周期内乘员舱的目标温度;
当目标温度与当前舱内温度的差值在设定温差范围内时,基于预设周期的时长和温差确认第三调节系数;基于第三调节系数和当前预设周期的换热出力,确认下一预设周期的预估换热出力
当目标温度与当前舱内温度的差值在设定温差范围外时;基于所述温差确认若干连续的调节阶段和每一调节阶段的温差指标;基于每一调节阶段的时长和温差指标,确认每一调节阶段对应的第四调节系数;基于每一调节阶段的第四调节系数和当前预设周期的换热出力,确认下一预设周期内每个调节阶段对应的换热出力。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若干项环境参数和乘员位置数据,确认乘员舱中每一乘员的体感温度;
基于乘员的位置数据,确认所述乘员对应受风的出风口以及受风图像;
基于所述出风口的风向、乘员的位置数据以及受风图像,确认所述乘员的受风面积;
基于调整系数、舱内温度、湿度以及出风口的风速,确认乘员的体感温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热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乘员舱中每一乘员的体感温度,确定下一预设周期内乘员舱的目标温度;
基于每个乘员的体感温度确认当前舱内温度是否符合预设条件;
若否,基于所有乘员对应的调整系数、湿度以及出风口的风速,确认每一乘员对应舱内温度可调节范围;
基于每一乘员对应舱内温度可调节范围,确认目标温度范围;
基于所述目标温度范围和当前舱内温度,确认目标温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热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包括:
所有乘员的体感温度均在舒适温度区间内;
或乘员数量超过设定人数,乘员中驾驶人员的体感温度在舒适温度区间内,且体感温度在不在舒适温度区间的人数少于设定阈值。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交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媒阀控制策略包括冷媒阀的开度、启动时间以及启动时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欣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欣智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4319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