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GaN基LED外延片及外延生长方法、LED芯片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34290.2 | 申请日: | 2023-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35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杨;吕蒙普;胡加辉;金从龙;顾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兆驰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06 | 分类号: | H01L33/06;H01L33/12;H01L33/32;H01L33/00 |
代理公司: | 南昌旭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50 | 代理人: | 刘红伟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gan led 外延 生长 方法 芯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GaN基LED外延片及外延生长方法、LED芯片,通过设置沿外延生长方向依次沉积的N型掺杂GaN层、第一未掺杂GaN间隔层、第一N型掺杂BGaN层、第二未掺杂GaN间隔层以及第二N型掺杂BGaN层组成的N型复合层,由于N型掺杂GaN层和第二N型掺杂BGaN层中Si浓度均高于第一N型掺杂BGaN层中Si浓度,高浓度掺杂会向低浓度掺杂本征扩散,进行非故意掺杂,从而有效降低LED被击穿的可能,另外,由于BGaN的禁带宽度大于GaN,可以增加LED的反向击穿电压,GaN/BGaN交替生长可以通过不同的外延界面过滤位错,减小缺陷的延伸,进一步提高LED的反向击穿电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GaN基LED外延片及外延生长方法、LED芯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GaN基LED的研究不断深入,其在发光强度、白光光效、散热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使得GaN基LED的商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应用范围也在继续扩大。目前GaN基蓝光LED产品已广泛应用于背光源、指示、显示屏、照明等领域,但寿命和可靠性仍然是限制其发展的瓶颈。LED的理论寿命可长达十万小时以上,但实际LED器件的寿命受芯片本身、封装材料、驱动电源等方面的影响,远小于这一理论值。
LED的制作要依次经过外延工艺、芯片工艺、封装工艺等主要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对寿命及可靠性产生影响。影响LED寿命的因素可以分为本质失效和从属失效,相对而言,本质失效是芯片制造厂和封装器件客户关注的重点,本质失效主要由外延缺陷和晶体生长导致,可通过LED芯片的电性参数(反向击穿电压)来检验。
反向击穿电压是反映PN结特性的重要参数,该参数在一定程度上可反应器件可靠性的优劣,由于二极管具有反向截至的特性,当加较小的反向偏压时,反向电流的值很小,继续加大反向偏压超过某一值时,反向电流剧增,二极管将失去单方向导电特性,甚至被击穿损坏。
为了提高LED反向击穿电压,通常在其封装工艺中采取正向串联一个高耐压的二极管的做法,这无疑会增加生产成本,而且不能本质提高LED的反向击穿电压。此外,还可通过外延生长过程中降低N型GaN中Si掺杂浓度提高反向击穿电压,但是降低Si掺杂浓度,会使载流子浓度下降,GaN外延层的体电阻增加,导致LED的工作电压上升,从而降低了LED的发光效率。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GaN基LED外延片及外延生长方法、LED芯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提高LED反向击穿电压的同时,导致LED发光效率降低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当中的一种GaN基LED外延片,包括N型复合层,所述N型复合层包括沿外延生长方向依次沉积的N型掺杂GaN层、第一未掺杂GaN间隔层、第一N型掺杂BGaN层、第二未掺杂GaN间隔层以及第二N型掺杂BGaN层,其中,所述N型掺杂GaN层、所述第一N型掺杂BGaN层以及所述第二N型掺杂BGaN层均掺杂Si,且所述N型掺杂GaN层和所述第二N型掺杂BGaN层中Si浓度均高于所述第一N型掺杂BGaN层中Si浓度。
进一步的,所述N型掺杂GaN层和所述第二N型掺杂BGaN层中Si掺杂浓度大于2×1019cm-3,所述第一N型掺杂BGaN层中Si掺杂浓度为1×1017cm-3~3×1018cm-3。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N型掺杂BGaN层中Si掺杂浓度大于等于所述N型掺杂GaN层中Si掺杂浓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N型掺杂BGaN层和所述第二N型掺杂BGaN层中B组分均为0.1~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兆驰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兆驰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342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对准接触孔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螺内酰胺环己二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